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表作:《用生命播洒阳光———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好支书郭秀明》(2001年4月24、25日人民日报)反响:中组部在审阅这篇通讯时批示:“这是人民日报两位记者写的通讯稿,许多故事和细节是新挖掘的,十分感人”。《新华月报》等报刊全文转载,此文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共和国的脊梁》全国报告文学征文最高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2.
文物考古报道写好了,会给人以可亲、可信、可读之感,写不好,则会使人感到索然无味。对两年来的文物考古报道来个“回头望”,我觉得写文物考古报道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第一、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采撷最有价值、对今天最有裨益和借鉴的东西加以报道。一般说来,越久远、越稀少、科学性艺术性越高并具有文字或图像的文物,就越有价值,特别是“首次”发现的,更有采写报道的必要。比如,秦公一号大墓,由于历经2500多年,从中出土的任何文物都是珍贵的,但尤  相似文献   
3.
我采写的《清廉“财神”》这篇通讯,被评为陕西省1989年好新闻通讯一等奖。事后,我扪心自问:这篇通讯究竟算不算成功?从中应汲取些什么经验教训呢? 《清廉“财神”——建行安康扶贫受到交口称赞》,发表在1989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陕西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先后转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建设银行专门打电话给人民日报表示感谢:事过半年之后,习仲勋、马文  相似文献   
4.
写好有份量的长通讯不易,写好短小精悍的通讯更不易,这在很大程度更能说明记者观察问题的深度和行笔有素的真工夫。记得50年代新闻业务刊物上,曾登过苏联记者在电话上向作家波列夫依约一篇急稿,作家说在限定很短的时间内,他很难写出应约的文章;记者说那你可以写得很短很短,波列夫依对此则作了诙谐而耐人寻味的回答:“记者同志,那么我请你为我制造一只很小很小的手表。”记者哑然。可见,写好短文、短消息、短通讯,在很大程度上比之含水分量多的长文更难一些。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至今仍为自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底,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在陕南白河县举行。我搭安康地委书记的顺车,翻越秦岭,再转乘火车,来到安康最东部的白河县。位于秦巴山区的白河县因三面与湖北接壤,古有“秦头楚尾”之称。由于地形陡峭,汉江在山麓环绕,人们戏称“从县城扔一蓝球人谷,要到武汉去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险恶的山区贫困县,干部群众坚持修田造地19年,共造地15万亩,人均基本农田增长12倍;砌石修坝总长度相当修了6座万里长城;粮食产量增长1.23倍,90%的贫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来不少读者来信询问秦俑二号坑的友掘情况,现刊登记者孟西安访秦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先生的实录,详细回答了这方面的有关问题。 袁仲一,61岁,五十年代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生,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1974年春,临潼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秦陵兵马俑一号坑;同年7月15日,他率领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俑一号坑进行考古发掘;1976年5月6日,又与考古工作者一起,勘测发现了秦俑二号坑和三号坑,并进行了试掘。20年来,他先后出版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秦代陶文》、《秦文字类编》、《秦始皇陵兵马 俑一号坑发掘报告》、《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等10多部专著和图录,发表各种论文100多篇。他现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馆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俑考古队队长。1992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被推选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7.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建党80周年前夕,回顾长篇通讯《用生命播洒阳光——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好支书郭秀明》的采访经历,不仅对今后的采访业务大有益处,而且对净化我们的心灵也大有裨益。我们的感受可用一句话概括:笔蘸泪水写秀明!  相似文献   
8.
西安日报两位记者反映报纸在进行一次批评中遇到重重阻力的问题,很有典型性,值得注意。西安日报的这个批评,不论怎样挑剔,都应该承认它的建设性,理应得到被批评者的积极反应,不料得到的却是全盘抵制甚至无理非难,而有关党委领导也不给报纸以应有的支持。当然,如果批评错了,可以进行反批评。但是,问题在于就是按照西安市一轻局所叙述的过程,也和西安日报登载的内容基本相同。既然批评基本属实,为什么还要抵制呢?这是很不正常的,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不相容的。对待报纸批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从善如流,把批评看成一面难得的镜子,用来仔细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批评中某些失当之处,也认真向报纸指出,帮助改进。这样做,不论对哪一方都不会带来任何损伤,而是受益非浅。另一种是对批评嫉之如仇,不管你有多少道理,一概拒之门外。用来抵制批评的最常见的理由是“工作难做”,最常见的手法是避开问题的实质,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纠缠不休,却从来不想想倒底怎样工作才会好做?社会舆论究竟站在哪边?这样搞的结果,只能是公私两亏,民主受挫。是从善如流好呢,还是嫉善如仇好呢?答案是很明白的。  相似文献   
9.
西安与我同名,饱蘸深情写古城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西安日报工作时,我的同学好友、著名诗人雷抒雁一天来西安看我,他诙谐地对我说:“一次我给你发信,一位朋友看到信封上写着‘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日报孟西安收’,不禁发出惊叹:‘好家伙,怎么尽是西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时任西安市委书记崔林  相似文献   
10.
文物考古报道写好了,会给人以可亲、可信、可读之感,写不好,则会使人感到索然无味。对两年来的文物考古报道来个“回头望”,我觉得写文物考古报道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采撷最有价值、对今天最有裨益和借鉴的东西加以报道。一般说来,越久远,越稀少,科学性艺术性越高并具有文字或图像的文物,就越有价值,特别是“首次”发现的,更有采写报道的必要。比如,秦公一号大墓,由于历经2500多年,从中出土的任何文物都是珍贵的,但尤为珍贵的不是其中的金器、铜器,而是铁器和带有文字的石器,因为金、铜器,比这年代久远的已经发现,而铁器,则是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春秋时楚墓中也有)。带有8个篆字的石磐,更有考古价值,通过文字分析,不仅知道了大墓的主人可能是秦景公,而且说明早在先秦时代,秦公就承认自己受黄帝四代孙高阳的庇佑,从而回答了史学界长期以来秦人是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