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从数字上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中国新闻网2007年10月15日的报道,1999年中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从数字上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中国新闻网2007年10月15日的报道,1999年中国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  相似文献   
4.
希腊哲学以早期自然神学作为开端,经过古典时期的理性神学的发展形成了理性神和一神的观念,最终在希腊化时期以理性与启示的调和为基督教神学所汲取和接纳,并被基督教护教士们用来为基督教信仰作辩护。  相似文献   
5.
中国出版业的转型与出版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版业的转型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但转型改制的步履蹒跚和许多问题的暴露说明了出版理念变革与创新的不足。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启示我们亟需进行从作者本位到读者本位的出版理念变革与创新,在警惕和消除出版消费主义侵蚀的同时,实现出版者与读者共谋发展的市场转型,从而促进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出版必须把出版者(编辑)与读者共谋的全程营销理念和实践贯穿于从市场调研、选题策划、装帧定价、推广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整个编辑出版活动的全过程,才能顺利实现科技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市场化转型,推进我国科技出版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8.
广州十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大学生们的信仰现状,还是对宗教的认识,无论是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解还是高校的宗教教育,都要求必须对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真切地把握、采取正确的对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建构起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的多元和谐信仰结构。这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的今天,我国的出版业全面转企改制步伐加快,每个出版单位都须脱离"事业编制,企业管理"的旧体制,转轨为一个自负盈亏、参与市场竞争的纯企业.市场竞争奉行"消费者就是上帝"的生存法则,对于出版者而言,这个上帝就是读者.因而,要真正实现出版业的顺利转型,促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出版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出版就必须实现从与作者"合谋"到与读者"共谋"发展思想理念的转变,并落实到出版的实践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剖析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论述 ,以及对存在的观念史的梳理 ,提出我们应该放弃“存在是什么”的问题 ,而应关注“存在如何向我们述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