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是我国史学界有争议的一个学术问题.在六十年代,对这一问题曾进行过热烈讨论(本刊曾在1964年第三期作过简要介绍).1979年以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在史学界又重新展开更加广泛深入的讨论,在争论中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论点.讨论仍然集中在对洋务运动是基本肯定还是基本否定这一问题上.现将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太平天国是否有一套正规的土地制度或土地政策,太平天国辖区的土地关系有没有变化,以及太平天国在解决土地问题方面的历史教训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讨论。一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一方面宣布“士农工商,各力其业”、“乐守常业”,希望把一度被打乱了的封建社会秩序恢复起来;另一方面却又想用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来改造城市和农村。在天京城里一度废除商业,实行手工业官营的一些改造城市的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与满族亲贵争夺军权斗争述论梁义群,宫玉振甲午一战,继北洋舰队覆没之后,清政府的陆军──防军、练军亦溃不成军.为了重建新的军事支柱,加强国家对军队的控制,清政府从1895年开始了以编练新军为主要内容的军制改革.但事与愿违,新军大权并未操于国家,而...  相似文献   
4.
“东乡称王” ,早已作为一个历史典故在我国广为流传。所谓“东乡称王” ,是指在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 1851年 3月 2 3日 ) ,洪秀全在广西武宣县之东乡“登极” ,就天王位。那么 ,这种说法是否有充分根据 ?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这些年似乎很少有人考虑。大陆学者均采用了罗尔纲先生在其《金田采访记》中所得出的“洪秀全于武宣东乡称天王”的观点。其实 ,天王洪秀全何时何地“登极” ,早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因而被学者称为是“太平天国史又一个谜” ,成为悬而未决 ① 的一个重要历史问题。但不知是何原因 ,长期以来学术界都不审…  相似文献   
5.
薛福成是鸦片战争后成长起来的最早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之一,他以讲究实学、通达“时务”、热衷洋务、力主变法而朝野闻名。他对鸦片战争中国“战则丧师,和则辱国”的结局万分痛心;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敢合从内向,直犯京师”大为震动;对此后边疆危机加深,狼烟四起的形势更加忧虑。他在青年时代,就提出御外侮,先图自强;图自强,要“筹海防”“练水师”。入李鸿章幕府后,又提出《海防密议十条》。本文仅就薛福成的援越抗法方策和在镇海战役中的实践活动,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6.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被洋务派作为搞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公开提出,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思想,它几乎贯串于近代史的始终,并在近代的不同的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那么,这种思想到底起了  相似文献   
7.
一对太平天国的五军主将制的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五军主将制建立于何时?简又文先生曾作了这样说明:“其始,在天王与幼主之下,其他首义五杰,杨秀清封为中军主将,韦正(昌辉)左军主将,石达开右军主将”(见辛亥元年七月十九日在茶地诏令),认为五军主将制建立于1851年8月15日。这里,显然他主要根据是辛亥年七月十九日(1851年8月15日)洪秀全在紫荆山茶地所发诏令。现将这个诏令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法战争时期,担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虽没机会亲自督战抗法援越斗争前线,但他忠于职守,竭尽全力支援了抗法援越正义斗争,表现了爱国热忱和不畏强暴的英勇气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评述。一丁宝桢(1820—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人。1853年进士,1854—1856年在贵州参与镇压教军和苗民起义。1860年起除岳州、长沙知府,1863年擢山东按察使,次年  相似文献   
9.
中法战争前,清廷财政状况曾一度好转,但清廷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反而一味妥协求和,致使中国虽胜犹败。而战争的旷日持久,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这一问题,以前一直为研究者忽略,本文试图就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以往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部分。六十年代初期,国内史学界曾就刘永福的评价等问题展开过讨论。近几年来,中法战争的研究有了发展,在有关一些重要问题上有所突破。在一些新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不同看法。现就建国以来中法战争研究中争论的一些问题综述如下: 一、战争阶段的划分关于中法战争阶段的划分过去就有过争论,近几年来又出现了新的看法。大体有四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整个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