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代李开先提出了乔吉犹"曲中李白"这一命题。作为唐诗和元曲两座古典诗歌高峰上的巨擎,李白和乔吉在很多方面确实存在相似之处。然而几百年间学人对此命题基本忽视,无相关书籍或文章对此命题做专门阐释。本文拟从人生信仰:儒道并存——"青莲居士"与"惺惺道人";生活经历:心灵角逐——漫游与酒;作品气质:孤独之美——尴尬与自我;以及作品风格:雄奇豪放——涅槃与超脱四个方面对二人进行比较,借以对此命题做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期刊正值萌芽初创阶段,其生存更多地依靠各电影公司作资金后盾.电影期刊编辑则多来自旧式文人的转型,其在经济上对电影公司也有一定的倚重与依附.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期刊的编辑理念在艺术与市场之间游离不定,加之电影期刊在编排方式上的千篇一律,导致其内容的同质化以及竞争的无效化,直接影响了电影期刊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李白和乔吉的作品在将自我刻画成具有道家精神的儒者形象、豪放的诗风及用语新奇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以及各自生平遭际、创作心态等的不一样,二人作品又有不同之处——乔吉的散曲中"我"在悖离文人传统价值理念的道路上更为彻底;李诗狂放执著飘逸俊美,乔曲豪放之中多有愤激抗争之音;李白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与夸张、比喻等手法相结合,而乔吉则善于化俗为雅,造语新奇。  相似文献   
6.
西南政法大学人格新闻学课题组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新闻从业人员摸底考试和考核,得出新闻采编队伍综合素质情况的各项指标,相关事实分析表明:全面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已刻不容缓.作者力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研究与为文.  相似文献   
7.
乔吉是元代文人中"沉屈下僚,志不得伸"的典型。在传统理想与现实生活中艰难跋涉的他,将其有志难酬的感愤、枉作笑谈的凄凉与家道中落的悲酸交织着宣泄在怀古散曲中,本文着重探讨乔吉散曲中的兴怀之吟与共鸣之悲。  相似文献   
8.
历代对朱熹的解读和评价主要是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着眼的。朱熹关于《诗经》的“淫诗”说可以说是他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和谐与矛盾的一个统一。从此观点中挖掘出他所具有的睿智的文学思想的一隅 ,来揭开其理学宗师的光圈对其文学家身份的遮蔽 ,以便更完整地认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的电影文化在分流中出现断裂趋向.大后方的电影期刊应势而生,扎根于当时中国电影的本土语境之中,成为承接中国电影艺术历史演进中的必要一环.深重的民族灾难,严酷的军事对抗,使得大后方电影期刊负载着抗战文化宣教、民族情感排遣等多重诉求,成为战时国家政略和战略需要的舆论工具,具有强烈的战争工具属性与文化宣教属性,与同一时期的商业性电影期刊划开了明确界限.复杂的成长背景,为其多重底色的形成做了最为有力的注脚.围绕文化救亡这一主题,抗战大后方电影期刊显现出工具性、民族性、现代性等多种特征,其经营也呈现出使命化色彩.大后方电影期刊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以主导之姿引导社会价值与民众认知,对当前的期刊出版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已成为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上,李白几乎是一个绝无仅有、极为奇特的文化个案。关注李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建设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中的文化竞争,而且能进一步地弘扬李白文化,让李白文化所具有的丰富价值通过与之相关的文化产业得以逐步彰显和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