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祁国宏 《天中学刊》2015,30(1):90-96
李贺是唐人中学习并接受屈宋辞赋作品最自觉的诗人,其创作实绩也最为突出。具体可由三个层面得以佐证:唐人的楚骚评论最多最集中的是李贺;同时代及后人对唐人接受楚骚的批评意见争议最多、最集中的是李贺;唐人创作中称引屈宋并化用楚骚命辞及句法甚为密集,且其诗歌整体文学精神与楚骚最为相通的亦是李贺。  相似文献   
2.
屈宋辞赋在唐代的传播流布通道肴三:其一为《楚辞》专书系统,可视为前代传播方式的继续;其二为《文选》文学选本系统,唐代因李善等人所作注本的出现而使屈宋辞赋得以广为流布;其三为《宋玉集》系统,是为传播宋玉作品的别集媒介,是对屈宋辞赋流布方式的又一补充。  相似文献   
3.
南方的巫祭文化背景、古江汉民歌、自然地理环境及文化环境对屈原文化气质及作品内容形式的生成都产生了细致而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四首唐诗文本出发,以具体而细微的视角透析,寄意于两个方面:一欲发掘唐诗所蕴含的内在特质;二欲籍此构筑一条可资穿行的梁津,使我们的精神家园能与探寻古典文学作品意义之努力相通。  相似文献   
5.
《史记》所记感生神话,因其内容本身与《史记》书写手法存在悖谬,历来备受争议.司马迁通过隐去叙述者、构建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还原故事场景等高超的叙事手法,实现了神话向历史的转化.历史叙事下的感生神话,则实现了神话为历史书写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屈原的辞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将楚辞作品中体现同种美学意识的词句进行梳理,从而对屈原辞作美学特征进行归类分述,初步分析研究后世对楚辞美学意识的接受。目的是通过梳理材料,加深对楚辞作品深层次美学意义上的理解,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考证工作提供有效的积累支持。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唐代《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对屈宋辞赋作品传播流布的推动为个案,具体探析唐代类书的文学传播功能。并以此管窥类书对古代文学作品除总集、别集这一主要传播通道之外的补充传播功用,揭示类书在古代对普及文学作品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优秀的人文主义传统,借助人文视角对古代文学进行观照,是对古代文学研究价值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范晔《后汉书》不选录王充《论衡》里的文章,主要是因为《论衡》的主旨思想是辩事,而不是议政,与范晔的修史目的及采摭论说文的标准不符,并非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论衡》反叛儒家思想,“问孔刺孟”所导致的.通过对这一学术案例的审视,可以加深对范晔的文史思想和《论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有宋一代的词人于宋玉可谓情有独钟,在《全宋词》中屡有提及,且多引用化用其辞赋之作。本文通过对《全宋词》中关涉宋玉的词作进行检索、整理和分析,力图挖掘宋人笔墨何以屡屡指向宋玉的深层原因,并以之窥测宋玉其人其文作用于宋词而产生的文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