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笔者做数字出版很长时间了,很多问题反复的出现,也带领团队进行了一些摸索,渐渐感觉自己的很多思路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2.
就数字出版的产品、战略、商业模式三项内容而言,每一项都是用一本书也难以说完的,偏偏这三项内容又是当前出版业最常提到的内容,也是极易产生各种疑惑的内容。对本质是"成熟但不健全的公司拓展或对接跨产业链新业务"的中国出版社来说,如果按照一战略、二产品、三商业模式的顺序来拓展数字出版业务,会比较务实,不仅容易快速切入数字业务,且在成熟产品的基础上再谈商业模式,也使其更易落地。  相似文献   
3.
窦林卿 《出版参考》2011,(10):14-15
目前,数字出版风生水起,但困扰最大的则是商业模式问题。那么,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笔者认为,未来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应当是:为读者提供以"内容垂直引擎与内容智能代理为核心的内容个人化解决方案"的内容服务平台(内容二字可以更换成知识)。在专业出版领域和教育出版领域,  相似文献   
4.
人问我最怕什么?回答:敲门声。在这个城里我搬动了五次家,每次就那么一室一厅或两室一厅的单元,门终日都被敲打如鼓。每个春节,我去郊县的集市上买门神,将秦琼、敬德左右贴了,二位英雄能挡得住鬼,却拦不住人,来人的敲打竞也将秦琼的铠甲敲烂。敲门者一般有规律,先几下文明礼貌,等不开门,节奏就紧起来,越敲越重,似乎不耐烦了,以至于最后“咚”地用脚一踢。如今的来访者,谦恭是要你满足他的要求,若不得意,就是传圣旨的宦官或是有搜查令的警察了。可怜做我家门的木头的那棵树,前世是小媳妇,还是公堂前的受挞人,罪孽深重。  相似文献   
5.
我看2009中国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传统行业的变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很多行业都会经过一个发生变革的转折点,问题是这些转折点在当时并不为大众所认识,一段时间,或者很长时间后,人们才会意识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2009年就是这样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因为一直在做着  相似文献   
6.
窦林卿 《出版参考》2009,(16):13-14
对于小出版社数字出版的认识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进的:曾经认为大小出版社都有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方式。后来自己又否定了这个看法,认为数字出版是有实力的大社和出版集团的特权,数字出版的大旗在他们手里。再到后来,重新认识小社的数字出版权利,觉得只要是正在生存的出版社,就存在搞好数字出版的可能。到现在,我甚至认为那些正在亏损的小出版枉,也存在通过数字出版重新获得市场新生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传统出版发展到今天,出版业出现了不少大的出版集团,与这些巨无霸相比,更多的小出版社充当了"小鱼"的角色,但是数字出版为小社的发展带来契机.中国有句老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包含了十分精辟的辨证哲学.所以,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优势和劣势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因此,所谓优劣势都是针对具体的情景而言的,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而大社和小社的差距,正在数字出版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变得越来越小.网络化,交互化、碎片化、个性化等环境的变化,以及数字出版时代全新的运营模式与营销模式,使大社小社都站在同-个起跑线上,于是出版业的"快鱼"和"慢鱼"的时代到来了.在我看来,小出版社如果想成为快鱼,需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优势.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是没有,而是太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赢利的条件分解我们先分解赢利所具备的几个必要条件,并拿出这些条件实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比如网站的流量与注册人数能达到什么程度,达到必备的条件后再谈赢利模式就现实的多了.赢利的必备条件有很多,可以归纳出比较重要的三个,分别是向上整合作者资源和版权资源,向下通过多种平台延伸产业链,中间做好内容资源数据库.这三项都是长期工作,都必须从基础做起.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行业里的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记不清是哪位业内人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行业里有三类人,第一类人尽可能地没有事情整出一些事情来;第二类人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生却无从下手;第三类人在纳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0.
岁末年初,又到了写数字出版年终盘点的时候,数字出版产业多年高歌猛进所制造的虚火和泡沫,一定程度上在2012年得到了消化,良好的产业氛围也促使更多出版单位完成了对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决策。在出版社内,数字出版业务被重视的程度不断提升、不断趋于理性,在行业内,数字出版人也不断地被升迁、被猎头、被转会,可以说,"产业发展、人才洗牌"是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一个特点。一、政府支持力度空前政府对于数字出版的支持力度,正随着对数字出版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