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价值评估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过程中的价值评估、实质以及不同层面的价值观对后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意在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绵阳市两个村庄的实地调查,探讨西部农村大众传媒的现状以及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大众传媒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效果。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下,大众传媒的主流受众是城市人群,农民作为最大的社会群体,却被大众媒体排除在"目标受众"之外。这种受众定位,决定了大众传媒在农村的传播,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先城市后农村。同时,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农村,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传统的差序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祁太秧歌的民俗学田野考察,揭示出祁太秧歌作为一种地方小戏,不仅存在于传统的乡俗礼仪中,还存在于当代仪式庆典中,并且作为地方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还积极参加由官方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构成了祁太秧歌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变迁的主要脉络,并赋予祁太秧歌一个全新的民俗语境。  相似文献   
4.
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羌族歌谣是羌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按羌族歌谣的内容对羌族歌谣进行分类,进而揭示出羌族歌谣在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晋中祁县、清徐、太谷县一带,有一批常年在婚丧嫁娶仪式场合进行吹打和戏剧表演的"跑事筵"艺人群体,他们的表演是祁县农民最重要的一项文化消费。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相比,这一群体无形之中担当起推广和传播晋剧、祁太秧歌等传统戏曲的角色,培育了民间戏曲受众。保护应重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传承下去时涉及的各阶层群体及其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良性传承。  相似文献   
6.
羌族民间社会中流传着大量关于"回家"主题的民间故事,主要有三类:平民娶妻回家,英雄立功回家,与异类成亲回家。这些"回家"主题的民间故事体现着羌族人对于家园的热爱,对羌族青年习俗化成果的考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内涵,这对于唤起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的"家园"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西村这一个案,分析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将以往单向的传-受关系,视为双向的传-受关系。通过研究大众传媒对西村社会的影响以及西村村民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从政策角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羌族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以羌族文化的代表人物“释比”为切入点论述了羌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处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灵尚绣品公司以传承于灵石县、交口县一带的手工刺绣技艺为核心,建立起由设计、生产、营销和销售环节构成的刺绣产业组织,面向农村妇女开展刺绣技艺培训,不断提升绣品设计水平,开拓手工刺绣消费市场,将刺绣从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从非遗保护视角来看,这不仅再造了地方手工刺绣新的文化生态,也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包容性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钱永平 《文化遗产》2008,(4):154-156
2008年10月11日至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开平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办,来自大陆各省区及宝岛台湾的学者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11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一、传统戏剧研究(一)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吴新雷在会议开场报告《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宏观考量———以“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昆”全景式<长生殿>为例》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对经典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近年来上座率高的原因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两部昆曲一方面活态展示了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与深厚底蕴,另一方面融入了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做到了古典与时尚,昆曲美学与现代剧场相结合,适应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对比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和白先勇改编《牡丹亭》的不同理念与时代背景,反思文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以及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雷碧玮的《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