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飞机在云层中飞翔,扑面而来的云烟,有韵无形,一会儿像凝固的烟,一会儿又像绽放的棉,柔润中见出厚重,厚重里透着飘逸.我望着云海,脑海中掠过的是俯瞰豫滇山河的印象:在中原大地上空,大块平整的土地,一马平川地向着天际延伸,板块交接,黄中带绿,那绿亦是一种黄绿;进入云南上空,但见山峦叠嶂,植被葱宠,错落起伏.全是浓绿,连空气似乎都含着绿意……  相似文献   
2.
这篇好稿评介,不仅准确、精到地指出了《放飞》一文独特的识见、丰富的新闻内涵以及高山流水般晓畅透彻的风格,而且从足球的灵魂到新闻的灵魂,从足球人的意识到新闻人的意识,带露摘花般地抽绎、升华出了一种昂扬着思想生机与理论新意的新闻感悟: ●我们能否这样认为:新闻正在由“新近”发生的事实,变成“正在”发生的事实,甚至是预知发生的事实。 ●在有限的文体中,欲要加大或强化固有的新闻含量,首先应拥有出众的意识。出众的意识应当是有灵感的直觉,面对蜂拥而出的事实,蓦然间产生生动的意会,顺藤摸瓜便可以拖带出厚重的新闻。 ●文字的力量,也许在于它更适合于表达深刻的洞见、深邃的意蕴,文字报道若能在这一领域驾驭驰骋,它拥有的魅力是其它媒体无法替代和比拟的。  相似文献   
3.
论年龄,我已算不上纯粹的青年。 干新闻,我觉得我同十几年前没什么两样。 在西方,记者被视为“无冕之王”,而在我们这里,新闻工作者绝对不能称“王”,但他必须有观察、参与、干预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这的确又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 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独特的视角,独具个性地诠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把握,这是新闻工作的魅力所在。其艰辛与乐趣也常在于此。 做一名省报记者,出国采风的机会几乎没有,探险猎奇的机遇寥若辰星,偶遇重大新闻发生,又可能因为行业分工之类的限制,难以问津。好新闻年年都在产生,似乎就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可当你真要去找,一门心思想弄个好稿,却叉常常苦于无处可寻、失之交臂。如何在日复一日的会议报道、政策宣传、典型引路中寻而不常?怎样于天天都要采写的新闻中“换一个念头,多一层眼光”?这,说起来容易,干起来不易,干得自己和别人都比较满意,尤需格外  相似文献   
4.
"责任"这个话题老生常谈,越是这样的文章就越难写,2005年,《人民日报》曾刊发署名"任仲平"的大型评论《论责任》,为第六论写作提供了一个思路。如何结合河南实际特别是领导方式转变谈责任,而不是泛泛而谈就责任说责任,成为第六论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台湾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以报业的发展为目标。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于翌年创办台湾最早的报纸《台湾新报》算起。迄今100年的历史变迁中,其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即日据时期(1896-1944)、调适时期(1945-1954)、报禁时期(1955-1987)、商业化自由竟争时期(1988-至今)。台湾报业自1987年7月当局解除"戒严"开放报禁之后开始迅速发展。据统计,到1992年经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核准"登记的报纸有280多家,总发行量500万份左右。目前,台湾的主要报纸有《中国时报》、《联合报》、《工商时报》、《经济日报》、《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6.
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写出思想容量尽可能大的报道,时代,向新闻界提出的这一要求,正在通过不断评选的好新闻、短新闻、目击性新闻、深度报道等等活动,公开亮明旗帜。我便是在这种大气候和职业小氛围的夹击、驱动下,去耕去作,不断总结得失。从事新闻工作,整整10年,写稿、编稿不算少,好稿不多,写出匠心、见出长进的报道更是凤毛麟角。可是人物特写《道不出的境界——董义娥印象》,这篇文字不长,约一千余字的没有获奖作品,却也道出了我干新闻追求的一种境界:不求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屋顶     
  相似文献   
8.
高李丽 《新闻爱好者》2010,(12):152-153
河南日报探路大病救助报道,是一次多方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一次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探索。这里刊出高李丽、田建光、刘静沙、雷路展、胡心洁、李建峰、李林七人的六篇体会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形象之于河南成为问题,由来已久,但以集中爆发的方式显现于去年年底。由于“尉氏掺假棉花”、“原阳毒大米”、“洛阳大火”等恶性事件接连在全国媒体曝光,一时间,河南省内外议论四起,评说如锥。河南的干部群众都明显感受到一种难言的尴尬和无名的压力。有一些地方甚至挂出牌子说:“此处无河南产品”、“本单位不雇河南人”……面对令人窘迫的局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