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4篇
科学研究   9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完善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是保障数据库及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我国现行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的现状、主要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完善与发展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商业秘密作为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和《刑法》第219条是我们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作斗争的武器。然而,由于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立法起步较晚,法律规定不具体,又缺少必要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因此在办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过程中,尤其  相似文献   
4.
郭建 《浙江档案》2006,(4):10-13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而“知识产权维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非常重要。同时,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说)面对滚滚而来的“创新中国”大潮,档案工作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方面,要做些什么工作?应担当怎样的角色?本刊围绕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主题提供了几家之言,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超链接是因特网最本质的特征,被视为网上生命之链.在介绍超链接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超链接引发的著作权、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问题,并提出规范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生产经营所有的,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它能够给它的所有人带来经济利益,造成竞争优势,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主要包括:(1)企业专利技术、设计工艺、计算机软件、图纸、资料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的科技档案;(2)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企业合同、  相似文献   
7.
王伟亮 《青年记者》2004,(12):41-42
新闻界业已存在的激烈竞争行为已不能视而不见,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必须将其纳入其中,否则将会使现有的矛盾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侵权案例增多的今天,媒体对所发布商务信息的真实性倍加小心,以避免侵犯他人名誉权,但内容真实也可能侵权,这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诋毁”。在大众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经营对竞争对手的商业诋毁大多是通过媒体进行的,而媒体往往忽视了相关法律规定,常与经营共同走上被告席。下面我们看看什么是商业诋毁,以及媒体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马瑞洁 《出版广角》2018,(15):14-17
同人作品是网络时代新兴的二次创作作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与原作之间存在大量的法律争议,尤其是在IP开发大行其道的今天,二次创作作品的法律问题备受瞩目.文章将同人作品区别为演绎与非演绎两类,并结合市场竞争的角度,指出部分同人作品应在法律层面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但如果同人作品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则应以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规制,以期实现二次创作作品著作权人与原作品著作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策划并推出这个选题,源于对苏派校长的希望和期望。当下,一些校长热衷于把校长当作官来做,为了晋升官位或者保住官位,他们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对上级负责"上——上级的指示、评价高于一切。于是,眼睛向上,心思唯上,师生都不幸成了他们"对上级负责"的工具。还有一些校长,热衷于把校长当老板来做,为了自己和自己学校的利益(政治的和经济的)最大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