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清时期盛行于江南的丝竹音乐作为一个具有江南地域文化的传统乐种通过不同的多种途径和社会层面传承至今,它经历了盛行、衰退,甚至濒临消失的过程,目前在政府的号召下正在对它进行挽救。笔者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传承情况的调研,认为江南丝竹音乐同其他民间乐种一样,是在特定时空和生活状态中由某个群体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它涵盖了这个群体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同与态度;它建立在一个"自足"基础上获得"自满"的生存状态中。因此,对它的继承不仅仅是技法上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相似文献   
3.
通观禅宗音乐美学论述,可以发现,不少禅师的上堂说法、偈颂,都曾引用一些古琴名曲喻禅理、揭禅旨。禅师们闻琴、听琴、赏琴、说琴、弹琴,表明他们对古琴艺术的喜好和造诣,琴乐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说明以琴说法在"以音声为佛事"活动中的重要性,琴道与禅理相通,琴与禅的一致。他们在琴乐方面的兴趣、说法、见解,成为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禅宗关于音乐美学探讨的理论问题,除了论及诸如"以音声为佛事""以乐喻禅"等问题外,还涉及音乐创造之本源、音乐艺术之特征、审美主体之心灵建构、音乐艺术之审美追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5.
正数字标题乐曲,在我国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有较多的例子,本文主要以江南丝竹乐曲为例来阐释。所谓"数字标题乐曲"是指乐曲的主体部分或全曲有多少板,根据板数而定称的曲名,例如:《三十六板》(简称《三六板》)、《六十八板》(简称《八板》)、《六十板》(简称《六板》)。"板"为木制轻击乐器,板不表示乐意,一板在有板无眼乐曲中表示一拍,如以4分音符为单位拍,即为1/4拍(俗称《流水板》);在有板有眼乐曲中表示一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的地域人文特征、主奏乐器和常用配置乐器的形成、系列化的代表性乐曲以及演奏上的装饰手法来阐述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江南丝竹音乐的地域人文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资源必然会形成与该地域相适应的人文历史。江浙沪历来是我国经济文化最繁荣昌盛的地方,这而太湖则是被誉为镶嵌在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媚人的田园风光,汇聚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和乐人。江南丝竹音乐就是在这样好地域人文背景的沐浴滋润下脱颖而出的。江南丝竹音乐的活泼、欢快、明朗、华丽和典雅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江南人  相似文献   
7.
福州十番"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州十番是流传于福建省福州附近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福州十番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另一类是用民间管弦乐器加上打击乐器演奏的“丝竹锣鼓”。本文主要对“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几首代表性十番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丝竹锣鼓、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曲牌,小调,哗牌等。曲牌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乐曲;小调是当地的民间小调;哗牌是当地流行的一些唢呐曲。“丝竹锣鼓”的曲式结构多为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及多段体形式;调式从为“正宫调”即(do=G)及其同宫系统的各调;节拍板式多为一板一眼的二拍子;速度一般是先慢后逐渐加快;配器手法主要是齐奏;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乐段内常以“起,承,转,合”的发展原则安排乐句,并常用四小为一乐句的相同乐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8.
小镇小巷     
林雨霏 《高中生》2008,(21):50-50
江南,一座小镇,一条幽深的小巷。如果说江南是一位美人,小镇便是美人的眼睛,幽深的小巷便是美人的眸子。小镇,朴实,安逸。小巷,宁静,淡泊。  相似文献   
9.
章针对目前江南丝竹音乐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将丝竹音乐的发展创造性地划分四个阶段进行论述,并在丝竹音乐的交流,教学,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探索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道路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平果县果化镇石漠化治理造林调查研究,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在石漠化地区适应性强,在石山中、上部能快速生长,10年生保存率达87.4%,平均树高16.5m,平均胸径15.2cm,单位面积蓄积量156.0m3/hm2;吊丝竹(Dendroca Lamus minor)适合在石山下部生长,10年生保存率达86.6%,平均树高7.9m,平均胸径5.8cm,单位面积蓄积量53.0m3/hm2,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综合评价认为任豆和吊丝竹是石漠化治理优良树种,可在广西石漠化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