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以来,尤其五四运动之后,诞生了一批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大师,顾随亦是其中之一。读《驼庵传诗录》,读者可以充分感受作者驳杂多元的知识体系、融通中西的思想深度,以及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奇思妙解。顾随先生讲说诗词的精妙之处,便是时时处处不脱离人,不遁于世,给读者找到了一条连接东西文化与思想的路径,使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文学不再有隔阂。  相似文献   
2.
《曙庵文史杂著》集结于 1 988年 ,重订于1 993年 ,至 1 998年始得成书问世 ,到 2 1世纪初 ,前后积累者又达数十篇 ,于是有作续集之企划。除近十余年所作者外 ,旧作而未及收集者 ,亦择要收纳之 ,分为上、中二编。又 30年代在陇右地区之见闻 ,甘肃省政协所编之文史资料 ,选用其《陇游日记》4篇 ,于原作有所删减 ,今用原稿 ,列为下编。颜之曰《曙庵文史续录》 ,略示前后相关之意云。清初学者顾亭林有名言 :“文须有益于天下。”顾氏颇能实践其言 ,故其著作为世人所重。然时移世异 ,时代已有所不同 ,彼时所重者 ,或为今日所轻 ;彼时所轻者 ,或…  相似文献   
3.
《秋水庵花影集》是晚明散曲大家施绍莘现存可知的唯一的一部作品集,它成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浸润着施绍莘的心血。由于施绍莘的精心安排,明刻本《秋水庵花影集》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詹安泰澄江词作情兼雅怨,开向上一境,达到了无庵词创作历程的高点。本文以詹安泰澄江时期词作为中心,探讨无庵词的时代印象和词人心灵世界,分析无庵词后期词风的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张岱(公元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仕。他继“公安”、“竞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然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者。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这篇山水小品,仅一百多字,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笔墨精炼高超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6.
四川成都二仙庵方丈阎永和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刊《道藏辑要》时将朱道生翻刻八卷本《张三丰全集》进行校订,并增补《无根树词注解》与《如意宝珠》各一卷,作为17种新增道书之一,收入"续毕集"。此书在清代共有3种刻本,体例不一,内容有别,优劣得失,兼而有之。考察阎永和重刊本的时代背景、版式特征、补辑内容以及文献价值,有助于人们客观地看待这部道教经书。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出于对《沈园》二绝句和散文随笔的喜爱,结合时代语境,巧妙传达了自己的好恶和倾向———弃置了先前凭吊式的历史感发,不再过分专注对真性情的感动与对"幽怨之情"的强调;对陆游"国防诗人"的头衔不以为然,实则对"国防文学"进行回应,间接声援鲁迅,展露其一贯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8.
由云龙先生的《定庵诗话》及续编,其内容一是采撷海内知好诗作,以及泛论古今诗派沿革变迁之故;二是搜采云南时贤诗作并对其品评。阐述了“诗文同道,时势然也”,“作诗自以品格为第一”,在艺术上“兼采众长.不名一家”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姚燧是元代前期著名学者,受业于北方大儒许衡,以文章著称于世,一生作品丰富,其弟子刘致收集整理其作品,编为《牧庵集》五十卷,现存三十六卷。《牧庵集》所收篇章来源广泛,有皇帝制诏,各类题跋、记,为同僚及友人撰写的序文及碑铭等。这些篇章可以反映元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面貌,对于元史研究无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止学》,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开国时的一批元勋魏征、李靖、徐世绩、房玄龄……所以他对于开创唐代文化思想来说可谓功绩卓绝,此著作是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凡按《止学》要旨去做的人,无不获得令人侧目的成就。本刊将从第三期起刊出由山西篆刻家李树恩先生以篆刻艺术摘其《止学》之精妙之句系列佳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