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04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1703篇
教育   53104篇
科学研究   24126篇
各国文化   373篇
体育   3367篇
综合类   2797篇
文化理论   827篇
信息传播   35789篇
  2024年   417篇
  2023年   1801篇
  2022年   1076篇
  2021年   1583篇
  2020年   1836篇
  2019年   1813篇
  2018年   1022篇
  2017年   1756篇
  2016年   2322篇
  2015年   3729篇
  2014年   8236篇
  2013年   7128篇
  2012年   8661篇
  2011年   9166篇
  2010年   8113篇
  2009年   8222篇
  2008年   9136篇
  2007年   7368篇
  2006年   6437篇
  2005年   6028篇
  2004年   5211篇
  2003年   4836篇
  2002年   4013篇
  2001年   3223篇
  2000年   2247篇
  1999年   1031篇
  1998年   811篇
  1997年   696篇
  1996年   587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内容深刻、思想深邃、影响深远的党建资源,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绝佳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党建会议、经典文献、法治事件和党建足音,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发展和衰退的真实案例为情境,设置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2017年几个时间节点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往年人文地理试题情境以时间为主线的设置方式一致,突出了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引导考生关注不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梳理图书馆与区域的关系,不以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进行限定,而从两者包含与互动来认识图书馆为区域服务。[方法/过程]图书馆为区域服务应该从环境与定位入手,重新分析认识图书馆社会职责、重点任务、服务工作内容。[结果/结论]图书馆是区域的组成部分,应以主体意识来发展自己,完善区域构成。图书馆应遵循定位,选准重点建设,筑牢专业的服务基础,为区域的政府决策、科研开发、产业经济、民众生活等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探索构建文献情报大数据知识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多领域的智慧知识服务。[方法/过程] 基于AI应用需求,借鉴业界经验,梳理现有资源体系的问题,从多层次多维度扩展资源体系;构建可靠数据处理流程和计算平台,支持高效数据采集和处理;研发智能化数据治理工具,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治理,确保提供高质量数据资源。[结果/结论] 已初步形成覆盖多类型、多学科的科技文献大数据知识资源体系,构建完成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治理流程,实施多重数据质量控制,积累数亿高质量数据,且为多个知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6.
阅读离不开思维活动,缺失了思维的阅读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和教育智慧,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并通过问题探究、对话交流、拓展阅读等形式,让学生的思维之弦流泻出美妙的情感音符。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对学生开展翻译教学。在这种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导致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新时代的来临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翻译教学必须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主动性。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利用多媒体资源优化朝鲜语翻译教学的策略进行探析,期望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当前我国的相关教育工作更加意识到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环境造就了人才,在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心情更加舒畅,同时还可以使得其学习的效率得到更大地提升。然而在进行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单靠家庭是不够的,家庭只能让学生在家里的时候更加舒适,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应该将家庭与社会进行联合,营造更加好的社会环境。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对家庭以及社会联合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活环境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美术课对老师来说就是一块黑板、几支粉笔,而对我们来说,也仅仅是书包里多了几支红蓝铅和一本皱皱巴巴的小图画本,由于那时候物质资源非常缺乏,我们绘画的工具就是一个小小的铅笔头;水彩笔、蜡笔等不要说用过,连见都没有见过。如今,我已经成为一位小学美术专业教师,每当回忆我们小时候的美术课,我总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虽然我们的美术教学当时受制于资源贫乏,但其方式和方法还是太落后了;有时候我细细地想:其实在我们本地,有许多特色的乡土资源,班内大多数孩子还是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美术教学课堂肯定会活灵活现,而且趣味无穷、魅力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