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子墨  何燕 《小学生作文》2020,(9):F0002-F0002,1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重庆正是一座充满灵气的山水之都。今天我们一家人要去重庆洪崖洞游玩。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巴蜀风情吊脚楼紧紧贴着陡峭的山崖,高低错落,气势雄伟。走近一看,人山人海,我们随着人流拾级而上,终于来到了这个"空中步行街"。简单逛了逛后,我们就投入美食的怀抱。一顿色香味俱全的火锅下肚后,已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相似文献   
2.
谈智德     
肖群忠 《中国德育》2014,(24):40-44
正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无论其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如何,一定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那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智者是喜水、快乐、活泼的,而仁者则是爱山、恬静、长寿的。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智与仁共同构筑成儒者的理想人格。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了"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智"则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先民在劳动过程中敏锐的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山水之美。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孔子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以“比德”为基本特征的先秦自然美学思想,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学重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美学命题的内在原因在于自然山水在净化人格、培养情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王旭 《语文天地》2015,(10):33-34
人教版高一教材中《论语导读》收录了《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教学实践中,多数学生对其中“乐”字读音颇感疑惑,《汉语大辞典》将“乐”标音为yào,“喜爱”义,而《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却未收“yào”音,面对古文中类似的多音字,在教学中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因为字音变化多而繁,多音字教学已经成为字音教学中的难点。目前,我们常用的多音  相似文献   
5.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索质之中。因此他说:“智乐水,仁乐山;智动,仁静;智乐,仁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的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相似文献   
6.
劳申 《编辑学刊》2015,(2):38-41
问:"有朋目远方来,不亦乐乎"——句中的"乐"字读yue还是读le?答:读le。很多人读yue,这是一个流行性的错误。"乐"有三个常用的读音:读yue时是名词,义为音乐,如乐声大作、鼓乐齐鸣;读l e时是形容词,义为高兴,如乐不可支、乐而忘返;读yao时是动词,义为喜欢,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字学界解释不一,但肯定是同道中人。有朋自远方来,一起切磋学问,不是很开心的事吗?"乐"字当然应该读  相似文献   
7.
正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人们传诵。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如果我们细细品读,注意分析,就会发现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科学、合理地利用古诗能使地理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品读古诗,悟山之神韵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座座山川不仅秀美、雄壮,更有迷人的文化神韵。蕴含哲理的古诗,就是山山水水的精华再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其艺术形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无论是在艺术精神,还是绘画语言,以及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越了山水画本身的艺术样式,成为中国文人人生哲学的传神写照。  相似文献   
9.
10.
孙雷 《中学语文教学》2005,(6):F002-F002
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青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既乐水。又乐山;既要追求知识,增长智慧,活跃思维,探索真理;又要仁义减信,仁民爱物,学为人师,行为师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