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民信业是新加坡重要的传统行业之一。新加坡民信业从明清到上世纪中叶伴随着华人在南洋的奋斗历程而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其中有时代的原因,也有各个信局自身的原因。尽管新加坡民信业最终被现代金融业所取代,但它在华人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3.
4.
潮人蹈海异邦,将其所赚金钱如何通过银行以外而白成系统的侨批行业,用“批”寄回家乡赡养家眷;侨批行业怎样分作潮帮、闽帮、粤帮;潮批于战时前后寄回潮汕地区有何不同;战时前后如何由不与银行汇通而结合为侨汇流通之发展;侨批汇款对潮汕贸易平衡有何作用,素来少人关注,该文就此而综合资料,一一予以初探,将其发展历史重现。  相似文献   
5.
侨乡地区的侨汇输入有两种重要的形式,即水客和侨批。本文主要介绍了梅州客家地区的水客业和侨批业的发展历史、输汇情况及若干特点,以期对这两种侨汇输入形式在客家地区的运作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试论广东革命根据地新金融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民主政府为废除国民党腐败的金融政策,解决财政困难,稳定市场,保护群众利益,陆续建立起了裕民银行、新陆银行、南方人民银行,并分别发行“裕民券”、“新陆券”和“人民券”,建立了全新的金融体系,不但满足了市场需求,保证了财政稳定,而且抵制和打击了外币和敌币,有利于南方革命根据地金融事业的发展,成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闲读《三国演义》,意外发现4张夹在书中的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福建省侨汇券。面对着熟悉的面孔,犹如阔别多年的老友一样亲切,而对于80后青少年来说,这可是相见不相识的稀客。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期,侨汇券确实是无数人可望不可及的稀客。它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也是海外华  相似文献   
8.
美国印裔族群因其内部构成的精英性和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而备受关注。随着印度自由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强烈文化价值认同的推动下,他们向祖籍国输送的侨汇亦迅速增多,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逐渐占据了印度侨汇收入的首要地位,从而为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海南侨汇问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侨汇是海外华侨反哺家乡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民国之际,琼籍华侨在侨居国位卑薪微的处境下,不忘故土,通过各种途径将积攒的钱送回故居地。这些侨汇除了赡养家小之外,部分地充当着雇佣资本,对于侨乡地区向“消费城镇”的转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侨汇市场是以侨汇为经营对象,基于不同时间、地区的汇率、利率和汇票价格信息,围绕侨汇资金和汇票交易而进行的多层次、多区域的投机活动和交易场所。近代中国侨汇市场的参与主体经历了一个从个体到组织、从民间机构经营为主到国家机构积极参与的发展过程,从以个体经营的水客逐步发展为批信局、邮局和银行的综合参与。侨汇市场的交易网络也逐渐从简单的侨乡—侨居地的双边贸易和汇兑,演化为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具有各类跨境贸易资金融通、以及风险投资的交易体系。侨汇市场的交易活动不仅促进了短期资金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华南—上海的资金流动网络的形成,同时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