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8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日本新保守主义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正式登场。1982年,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鹰派保守政治家中曾根康弘上台执政,提出了著名的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的新保守主义的政治诉求。中曾根认为:“日本正处于战后重大转折期,在日本人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大胆触及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的看法,使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前进。”  相似文献   
2.
新儒学之辩     
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下浮出水面,其意义在于,它或许有助于实现观念市场上的均衡  相似文献   
3.
和中国不一样,美国目前正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只有小孩和粗人才看电影,有品味的人都看电视剧。这听上去有些夸张,但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大有赶上电影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电影界很多精英都开始热衷于拍电视剧。今年美国电视界顶级奖项“艾美奖”的最大赢家《天使在美国》就  相似文献   
4.
1月20日,美国新一任总统布什宣布就职。根据盖洛普民意测验,作为一个连任总统,布什在政绩方面得到的肯定在历届连任总统中是最低的。但是,对于自己第一任期的国内外政策,布什总统并不打算作检讨,他的内阁成员在第二任期开始时,在各种场合向美国人民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布什政府没有犯错误,对以前所采取的政策没有任何遗憾。相反,布什把自己的竞选胜利看作是选民对其政策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在众人的非议和怀疑中,伊拉克战争的总设计师,美国新保守主义政府中的“黑鹰”沃尔福维茨,从五角大楼空降到世界银行。  相似文献   
6.
本雅明对俄国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俄国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和评论,二是通过访问莫斯科,对革命烈火中的苏联的认识。其间他与俄国保守主义不期而遇,并在著述中给予这种倾向以暧昧的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深刻而复杂的艺术观与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全球性学校重建运动的背景与理论支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重建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引发学校重建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尽如人意,以及社会综合变革因素对教育带来的冲击。这场运动背后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在不同国家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新保守主义、新管理主义、后福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多层面的复杂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构成中国近现代新儒学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原点,而西方近代文化的危机则是新儒学产生的个别性和直接性根源;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也离不开它的“宿敌”——文化激进主义的刺激;现代新儒学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员还与中国近现代的其他文化保守主义有着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吴宓家族与近世三原大儒刘古愚关系密切。在清华求学近6年,吴宓与汤用彤、吴芳吉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而且饶麓樵、J.Pickett等老师对他的诗歌赏鉴观和文化价值观倾向都有一定影响。同时,对儒家原典的熟读精思和对卡莱尔、爱默生、华兹华斯等人著述的阅读,也为他文化保守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分析吴宓当时的言论可知,是赴关留学以前的本土微观文化环境和经历促使吴宓主动选择了拜白壁德为师,并进而成为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尊孔、读经和倡导文化保守主义的猛烈势头出现在2004年,以至于人们把这一年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年”。到了2005年,发生了一系列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学说有关的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时在有些问题上甚至产生了激烈、尖锐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