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7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科技论文照片图中的标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科技论文常采用照片图来表述有关内容.照片图包括金相显微照片、扫描电镜照片(SEM)、透射电镜照片(TEM)等.有关国家标准要求,照片图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的标度或提供放大倍数[1],标度作为照片图中的细节部分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14,(2):54-55
孙:李师好,小学阶段有很多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很简单,基础好或数感稍强一点的学生就是不学也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这样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挑战性不强,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容易调动起来,整个教学过程总让人感觉很肤浅。就像我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中的感觉一样。  相似文献   
5.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是"电子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学习放大电路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讨将启发性教学方法应用到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中,将共射放大电路的多种组态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对比进行教学。实践表明本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2、5、3的倍数的特征”这部分内容,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进行教学,而且不约而同地都选择借助百数表,引导学生在表中依次圈出相应数的倍数,在直观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归纳特征,进而得出判断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然而,通过课后调查,我们发现,这种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对学生而言,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而涉及数学本质的、更深层次的“为什么”,还是无从谈起。我们借助人教版教材“你知道吗”(判断2、5、3倍数特征的道理)进行了拓展教学,努力让学生达成“愉悦性地体悟、理解性地学习、深层次地提升”,有效激发探究乐趣,感悟学习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动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学生学习时往往用不着再进行思考;有的教师擅长用多媒体技术把“麻烦”的数学实验演示得清清楚楚,非常顺利地得出数学结论,学生根本就用不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操作实验;有的教师干脆省略所有繁杂的过程,直接告诉学生数学知识是怎么回事,学生即使把知识运用得滚瓜烂熟,也感受不到数学知识本身的奇妙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印度前总理甘地有一次乘火车去外地。他的一只皮鞋不小心掉到了车窗外。这时火车已经开动了,他索性脱下另一只鞋也扔出了窗外。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如果被穷人拾到了,就能有一双鞋了。"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实现教学任务与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动态生成已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变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课堂上的生成是不是越多越好?课堂上的每一次生成是不是都是积极有效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如何促进课堂上的生成更加精彩、有效,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考对数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确数与约数的表达:基数词与序数词表示序号的表达:倍数的表达法;分数词与百分数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