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篇
  免费   7篇
教育   2714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49篇
体育   130篇
综合类   158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2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符号-结构诗学认为虚构造型是文学手法最基本的文学性。本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考察苏轼《百步洪》文本,探讨苏诗以怎样的文学手法类型以及文学手法组合形成"以议论为诗"的深层结构,从文学性角度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2.
3.
彝族的诗学     
本文探讨“彝族诗文论”的创作特点,特别是“三段式”的创作方法,它是彝族诗学的一个鲜明特点;回环重叠,章段复沓目的在于点明主旨,大量烘云为了托月。这是彝族诗歌创作表述的模式。也是《诗经·国风》创作模式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21至24日,由南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及中国元史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元代社会化暨元世祖忽必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和石家庄两地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各大学、科研院所、机关团体及新闻出版界的近百位专家学,与会共提交论七十多篇。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唐诗笺证在20世纪唐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丰富的诗学价值。以诗证史是唐诗笺证问题意识的具体表述。因史释诗是陈寅恪诗的阐释学原则,包含着三个相关要素,即诗学立场、诗境观念以及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文化百花园中,浩如烟海的各种门类的档案独具特色。仅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档案馆,就藏有档案500余万卷(册、盘),上自元代,下至公元2000年,涉及历史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伪政权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五大部分。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会档案、声像档案、名人档案、实物档案、字画档案七大门类。  相似文献   
7.
《中国苗族诗学》作为民族课程教材已试用三年,它具有较强的历史感,民族韵味和审美意趣,并对学生学习民族民间文学具有指导性,这本教材对开发民族文化艺术来为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培养董得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人才,都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创造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蕴含着深刻而又丰富的美学思想,除了反映艺术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摹仿说”以外,他还认为,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艺术真实应超越生活真实的局限;可然律与必然律、可能性与可信性的互渗整合;情节与性格的统一;生活丑向艺术美的生成;有机整一的完美结构。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创造的辩证法,不但体现了中庸的美学思想,而且也揭示了艺术创造的一般原理,反映了理论的深刻性、丰富性、永恒性与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最有趣味、最生动的文学体裁,也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之其他文学形。式更具鲜明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因此,小说教学和其他文章的教学一样,必须从课文特点出发,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成效。中国古典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从元末到明清的四大名著由于其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受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元末明初,由于特殊的际遇,以宋濂、王袆为代表的婺州文人,其命运紧紧地与朱元璋连在了一起。他们在明开国前后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从而表明了明初以来文学走向的必然性。然而,他们的结局也相当悲惨,两百多年来师教乡习、濡染成风,前后相继,文脉可寻的婺州学派经过朱明王朝的打击,从此走向衰弱。所以,考察婺州文人与朱元璋的关系,对于研究明初政治、文学以及地域文学的盛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