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对于光电效应现象所遵循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的 :(1 )关于极限频率 ;(2 )关于最大初动能 ;(3)关于瞬时性 ;(4 )关于光电流强度。从教学实际来看 ,人们在对第 4条规律的理解上存在较多的分歧。本人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①如何理解光强的意义 ?②如何理解“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观点 (一 ) 应当把第 4条规律中的“入射光的强度”理解为“单位时间内沿光传播方向单位横截面积上通过的能量”。观点 (二 ) 把“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理解为“是在入射光的频率一…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物理教学中,关于光的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增透膜不失为一个好的例子.对于增透膜的增透原理老师通常作这样的解释"当薄膜(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的上、下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相互抵消.这就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但学生往往会问:"两束光(如图1中光线 A_1和A_2)都是有能量的,为什么叠加之后能量就没有了呢?镀了一层增透膜之后又增加了一个反射面,这就增加了反射出去的能量,如此看来增透膜不但不能增加透射,反而还减少了透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在223页指出:“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的两个面上反射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互相抵消。这就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这种薄膜叫增透膜”  相似文献   
4.
正爱因斯坦是幸运的,他在普朗克关于电磁波能量特殊处理的前提下,针对当时光电效应解释的难题,大胆提出光也是一份一份传播的,即光子说,从而完美地揭示了光电效应的本质,同时,对光的波粒二象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和大学基础理论课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这两个效应是光的量子性的主要实验基础.它们都是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证明了光具有量子性.这两种效应中根据入射光的波长(能量)不同,产物也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效应.为什么入射光的波长比较长时出现光电效应,而入射光波长比较短时出现康普顿效应,一般教材不做过多讨论,  相似文献   
6.
光敏电阻器是电阻值随入射光强弱变化而明显变化的光敏元件,其应用广泛。利用现有实验室器材就可以实现研究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强度的"定量"关系实验,得出实验规律。高中物理3-1中有关半导体的部分只涉及这样几句话: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受到光照射时会发生变化,光照越强,电阻值越小。教材并没有详细研究这一规律的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分组实验。笔者设计的实验解决了以上问题,既可以作为教师的演示实  相似文献   
7.
1 问题的提出 使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向外跃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光照二是通过具有一定动能的实物粒子的碰撞.用光子作用到氢原子上入射光的频率要满足选择性原则(光子能量超过电离能时除外)而实物粒子使原子发生能级的实质是通过碰撞来实现的但很多的教学参考书都普遍认为只要人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氢原子两能级的能量差值其动能的全部或部分为氢原子吸收就可使原子跃迁,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下面提出笔者的看法,不正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8.
l问题提出 在光电效应中,入射光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其含义究竟指什么?对此说法不一.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入射光比较强,那就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的数目多,因此产生的光电子也就多.”可见,教材中的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数目的多少.但不少物理资料中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入射光的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沿光传播方向)光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能量.若光的频率为v,每秒(沿光传播方向)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光子数为n,则光的强度 I=nhv。不少教学参考书对这个问题也说得不够清楚.上述两种…  相似文献   
9.
就象半导体材料影响电流一样,光子晶体也能影响光的传播。光子晶体通常由不同折射率介质中规则排列的气穴构成,它能根据入射光波长和气穴对微波散射,来决定传播还是反射光束。由于光子晶体的特性(比如从发射状态转换到传播状态)很难调节.它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半导体材料。最近一些研究团体找到了多种方法来制造光子晶体,  相似文献   
10.
光学等时圆     
例1 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经平面界面折射后仍为平行光,对入射光束作垂直平面AB,这是入射光的一个波面;对折射光束作垂直平面A′B′,这是折射光的一个波面.那么各光线从一个波面传播到另一个波面所经历的时间是否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