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60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峻峰 《视听界》2002,(1):79-79
电视新闻的基础之一在于摄像(摄影),因此探讨摄像的美学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电视新闻摄像有哪些美学特征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电视新闻摄像是时间的艺术、综合的艺术。电视新闻摄像通过连续的画面,可尽情地表现时间的延续和动作的延续,从而可使生活得到还原。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2.
《电子出版》2004,(9):43-50
业界都十分熟悉硅超级高速公路和ITRS路线图。自1992年起,ITRS路线图就一直在跟踪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进展情况;我们也非常清楚将于2016年左右到来的CMOS末日。因此,人们对新兴的硅替代技  相似文献   
3.
4.
郭石夫 《收藏》2006,(6):40-40
大写意花鸟画自同,光之后,领袖中国画坛数十年,前有吴缶翁,后有齐白石、陈师曾、陈年、继之潘天寿,李苦禅等。自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写意花鸟画曾一度受到冷落,再加之后继无人,致使今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错乱衰败之极矣。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42(2):92-93
2022年1月19日,e线图情2021年度10大图情要闻与10大国际动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高校图书馆工作》编辑部、e线图情( http: //www.chinalibs.net, http: //www.chinalibs.cn) 与《图书与情报》编辑部共同评选出了e线图情2021年度最有影响的10大图情要闻。1.我国正式启动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电视镜头中的写实与写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奇 《视听纵横》2006,(4):104-105
写实是电视最直接、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基础和根本。而写意这种表现手法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并被运用于电视镜头中。实,即原象。电视镜头的写实,关键在于一个实字。所谓实,首先是正确和真实,其次是清晰和美感。只有把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画面反映出来,观众才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根据其创作的风格则可以分为写实的和写意两类。写实的电视纪录片可以理解为纪录生活的某一个片段或一个过程,侧重于展现生活或事物本身的纪录片;写意的纪录片则是通过对生活中某一个片段的纪录或对事物的描述,来抒发作的思想情感,表达作的主观感受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8.
写意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来 《声屏世界》2005,(12):34-35
写意,原指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用极为简练概括的笔墨勾画人物对象的神采特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纪录片创作中.写意镜头对于刻画人物神采、营造情绪氛围、表达作品主题等方面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中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人文传统又非常年轻的分支画种。唐代以降,水墨大兴;宋元明清四代,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其中出现了石恪、梁楷、黄慎、闵贞和任伯年等人物画大家。他们的人物画作品多采用以书法入画和水墨设色的形式,展现了与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完全不同的风格面貌。这些人物画作品可被称作为文人写意人物画。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5,(3):72-77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分析、选取例证,结合描述性研究方法,提出中国写意画的出现及古代士大夫画家们对其偏爱,并非只有单一的哲学成因。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只是其成因的显性部分。写意绘画能够发展至巅峰,还与中国文化中的"求意"底蕴、长期恶劣的政治环境以及士大夫写意画家无意却在经济上获益等因素都有关系,是哲学、文化、政治、经济合力胶着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