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今年年初从寒假归来后,写的一篇农村调查报告。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认为,作很自觉地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表现了一个年轻学子应有的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认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的科学态度,反映的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3.
4.
《抹不掉的记忆》是《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年逾七旬时的精心之作。我同他一起做过农村调查,一起合写过文章,还曾在同一个机关工作过,是相识相交相知30年的老友。  相似文献   
5.
6.
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记述了某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件、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有针对性的收集来自全国农村的地方文献,对于基层民主研究,尤其是中国农村的研究,无疑有着深厚的史料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的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为逻辑起点,分析在调查研究工作过程中应把握的工作原则以及对当今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翰笙组织领导了一系列农村调查,他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当时中国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陈翰笙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还提出了一系列农村经济思想,锻炼了一支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队伍,他的思想对我们解决当今社会的农村问题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同学在寒假里走访偏远乡村留守老人的贫寒生活。天黑时,老人的孩子冒着风雪从打工的城市回来跟老人过年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同学到农村调查村民的生活现状,发现好多村人烟稀少了,就连山里的动物也很少看见。大家都进城务工了,只偶尔看见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尤其当今农村问题较为突出,去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尤为必要,而蹲点调查是一种较好的调研方式,值得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