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军事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实践中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广泛地渗透于现今的外交、商业、管理等领域,并指导着它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6,(12):61-61
这一招的踢法是背对敌人攻击,单脚向后撩出,以脚掌为力点。与敌人对搏时,突然一个转身,身向前俯,脚向后撩,直踢对手的裆部,出其不意,极难防守。身向前俯,是为离开敌人手臂的攻击范围;脚向后踢,防止敌人乘机扑上,是败中取胜、有打有防的招法。用这一招有个窍门,踢腿时要先撅臀掀胯,这样腿出得才快而有力。如果只起脚去撩,既慢又够不着敌人。  相似文献   
3.
下面是一则古老的故事:一位猎人带一只小老虎、一只小羊和大白菜过河,由于每次只能渡过猎人与他所带三物中的一种,并且当猎人不在时,小老虎会吃小羊,小羊会吃大白菜。在这则有趣的故事答案的背后就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准则——不相容准则,即若羊与老虎在一起,就不可能有活着的羊。如果把这一准则引入到化学推断题中,常常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世才 《钓鱼》2008,(9):34-35
夏季时节,鱼类天然食物丰富,使得原本刁滑的鲤鱼每每金口不开,令广大钓鱼爱好者束手无策。然兵法云:“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夏季时节钓鱼便可选在鲤鱼守备空虚的夜间进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可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5.
刘建明 《视听界》2005,(6):46-48
2005年9月,电视连续剧《亮剑》出其不意地抓住了观众,几家电视台播出的收视率都创出新高,碟市的火爆也出乎音像店老板们的预料。当2004年《十面埋伏》的票房突破1亿元人民币时,有人感到辉煌不已,实际当年全国生产了320多部影片,只有100多部实现规模放映,其余200多部都销声匿迹。据知情人士透露,2005年新影片的放映率还不如2004年,  相似文献   
6.
对地方党报而言,相对高密度的开放型经济报道只是近几年的事,这是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地方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唯其新,报道又容易止步于新东西的简单记叙或再现,而对潜在的新闻价值缺少“发现的眼光”。要做到开放型经济报道出新、出彩、出其不意,就要确立与之相适应、与新闻规律同构的开放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在课堂中,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随时出现不在教师预设之内的问题和答案,不断生成教师所不知道的领域和知识。学生会唤醒教师的思维盲区,涉及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对教师不感兴趣的内容却超级热情,常常出其不意地引导教师重新思考,不得不听取他们的意见,改变预设环节,跟着他们的思路去教。学生的反馈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新的教法,这些也扩展了教师的思维和视野,不断逼着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和处理突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三国演义>中的涪关宴与其他几次设宴擒敌等,从军事谋略及逻辑上,进行了分析,认为设宴擒敌是出其不意的好方法,但要从政治的需要,从大局出发.而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保密,是否周密.  相似文献   
9.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历来是兵家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冷兵器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指挥的智慧,而现代战争中,则更多地需要借助先进的武器装备,隐身武器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以视觉为中心的消费成了一种时尚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专题片也开始在制作上精心准备,以期通过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来打动观众。新奇眩目的视觉奇观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以文字为中心的印刷文化正逐渐被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