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怀民 《大观周刊》2012,(23):81-82
刑事诉讼活动是司法机关运用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对过去发生的犯罪事实进行推测、还原,力图发现事实真相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活动。根据已有事实判断认定待证事实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对带有隐秘性质的犯罪活动来说更是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事实真相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确实提高很多,比如DNA技术的运用对于找寻犯罪嫌疑人就非常快捷准确。但是要找寻所有案件事实,真实完全的还原犯罪过程基本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要达到什么程度即采用什么证明标准,不仅仅对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分子的效果有巨大影响,更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保护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注意到了媒体的报道,认为是对大义灭亲的改变。实际上没有太大联系,只是规定近亲属可以不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4.
隽武 《科学生活》2011,(12):40-43
今年8月24日,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为《刑诉法》)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公布全文征求意见,有望在明年3月通过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源自英国,已在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承认,主要分为明示的沉默权和默示的沉默权,沉默权制度有利有弊,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这也是现今世界诸多国家认可沉默权的缘由所在。沉默权在新刑诉法中的确立是保障人权、尊重人格尊严、贯彻无罪推定原则、限制甚或消除“刑讯逼供”、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若要使这项权利从纸面规定变为现实。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7.
王笑然 《大观周刊》2012,(27):46-47
技术侦查、秘密侦查是当今世界一种通用的侦查原则,当今社会,新型犯罪手段不断增加、犯罪更加隐蔽、高科技手段在犯罪中使用越来越多。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设专节规定这一侦查措施,对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进行立法,是侦查制度构建的重大突破。秘密侦查具有隐秘性,不能等同于技术侦查。对待秘密侦查,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曾强其实践中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刑诉法增设了隐蔽作证程序,隐蔽作证作为特殊的证人出庭方式,能够在不暴露证人身份的同时有力地指证犯罪事实。然而,在当前的刑事司法实践中,隐蔽作证的实际操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不能够完全发挥打击刑事犯罪和保护证人的双重功效,必须对隐蔽作证的适用程序进行理性重构,并完善隐蔽作证的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健全我国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程序正当化问题即为司法正当程序问题,而我国新刑诉法已对正当讯问程序作了合理构建,但经对已有实证分析的考察,其仍不能排除非法审讯,讯问过程中司法正当程序仍未实现.立法正当程序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司法正当程序,实现讯问程序正当化仍需内在动力的构建与外在法治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刑诉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于本次刑诉法修改的内容较多,不仅给刑事诉讼工作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案件管理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检察工作,在此次修改中也面临很大挑战,因此需要案件管理部门调整观念、创新方法、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