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4,(5):32-32
借助助读手段 助读,是帮助读实现高效阅读、快速阅读的一种极为有效手段,引语法,即将全中的新闻点、最可读内容,读最关心的问题,用精炼、生动、精彩的语言提挈出来,放到前,可在寥寥数语中让读一下子把握全精髓;分注小标题法,即将章每一段、节的精华之点挑拣出来,拟成一个个小标题。主题幼体经法,即  相似文献   
2.
课文解读《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杨志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趁凉行路,后来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又不讲究方式方法,军汉们苦  相似文献   
3.
【原文】刘璠传刘璠,字宝义,沛国沛人也。璠九岁而孤,居丧合礼(1)。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边城。会宜丰侯萧循出为北徐州刺史,即请为其轻车府主簿,兼记室参军。属(2)侯景度江,梁室大乱,循以璠有才略,甚亲委(3)之。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之本,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精神文明的结晶,同时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目前,我国语文教科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其中,助读系统在语文教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落实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研究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旨在挖掘该助读系统的教学价值,以期充分发挥出助读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7,(11):F0004-F0004
9月12日和14日,由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开展的“第一本课外书·少儿期刊”捐赠助读活动分别在青海和宁夏启动。中宣部出版局、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组、有关期刊社和青海、宁夏有关领导、师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桂罗敏 《图书馆论坛》1998,(3):43-44,80
本文设计的中国古典文献电脑助读由两个系统合成,一个是古籍白话文翻译成果的检索,一个是有关字、词组和成语典故的辞典的快速查找。目的在于,在21世纪,解决广大读者对中国古典文献阅读的部分困难,为科研工作提供一些便利。  相似文献   
7.
缪佳芹 《时代教育》2009,(8):126-126
<美国语文>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在这套教材中,其助读系统呈现出信息含量丰富、注重文学知识两大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果说阅读教学是一次旅游观光的活动,那么教师就是导游,"导游"适时巧妙地讲解、启发,能诱导"游客"充分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旅游活动"成为获取、创造、审美的历程。怎样让阅读教学更高效呢?本人想从指导策略上进行探讨。一、初读指导,感知课文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到:"课文的朗读教学,要体现这样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  相似文献   
9.
读者往往喜欢在阅读中根据已有的知识来推测阅读内容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并与实际阅读内容进行验证,从而获得阅读的愉悦感。这样的阅读过程有着不可抵挡的天然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推论几乎会贯穿阅读的始终,让他们在期盼、紧张、焦急、兴奋等情绪中进行猜测、分析、判断和推论。可以说,教给学生“推论”的方法,提高“推论”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初中文言文教学,初中教研确定为疑难问题探究的一个主题,同仁们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文、言"结合,如何有效教学等一系列的有效方法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笔者自2009年以来,探索把《世说新语》作为初一文言文选读教材,以期寻找初中文言文教学助读的学习兴趣和契机,从而走进文言文学习之门。从两届学生的实践中,笔者感悟良多,整理如下。一.在国学热中把握初中文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