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639篇
科学研究   29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29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依据人体能量代谢的系统论观点,通过运用阻氧嘴进行双重缺氧训练的研究。阐述了缺氧训练与发展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及其它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双重缺氧训练法的科学性、高效性和经济性。丰富和发展了长跑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肩负着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是联系班级与学校、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极其重要,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师范生双重心理保健能力”一概念,强调了师范院校重视师范生双重心理保健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还提出了有关实施措施并论证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圆满完成读训并重的双重任务,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运动后备人才。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高三年级教师,今年我的孩子也面临高考。我有了双重角色,再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才真正理解了该怎样当好高三教师,该怎样做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在这一年里,我总想写点东西,写给天下的高三学生父母们和高三教师们,希望我的话能在您的心湖中荡起涟漪。  相似文献   
6.
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法国档案工作改革揭开了正规档案鉴定的序幕。进入20世纪,各国面对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开始从理论上积极探求档案鉴定的原则与标准。首开先河的是德国提出的“年龄鉴定论”,核心思想就是尊重高龄案卷。这一思想成为外国档案鉴定理论萌发的标志。从此之后,外国档案鉴定理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理论观点不断涌现、推陈出新。各国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对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和把握不尽一致,从而使各国提出的鉴定原则与标准表现出鲜明的本国特色。然而,档案鉴定理论是对档案价值规律和档案鉴定原则、标准的理论总结和科…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的审美风格突出表现为悲喜交加。为实现这一追求,鲁迅尝试了多种叙事技巧。首先是多种叙事视角的有效选择与叙事方式的滑入。其次是让小说人物的声音与隐蔽的叙述者的声音构成反差,形成小说中复杂的双重声音。最后,在小说语言的选择上,有意打破日常语言规范,使用陌生化手段,产生冷峻幽默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举例分析了英语中双重否定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运用献资料的方法从正、负两方面探讨了我国发行体育彩票产生的效应。体育彩票的发行为我国体育事业带来了活力,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负效应。应该以利除弊,以保障体育彩票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双重角色     
阿龙 《中国广播》2005,(4):69-70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期待已久的和煦轻风伴着满园的春色姗姗来迟时,不免又让人有了岁月匆匆的感慨,曾经熟悉的环境经历几个春天已面目全非。习惯的氛围消失之后,人们不得不开始艰难地转变。是果断地对变迁做出反应,以变应变呢?还是游走于时代之外,以不变应万变,继续打造小众人群孤芳自赏的“家园”?这的确不是轻松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