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398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There are few areas left where pandas can live. (P64)[语言点]1.few可以用作形容词或代词,意为“很少;不多”。带有否定意义;而a few带有肯定意义,表示“少数;数个”,可与only连用。但few则不能。例如: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如下猜想:准平行六边形的周长不大于它的伴随三角形(延长此六边形三条互不相邻的边所得的三角形)周长的2/3.  相似文献   
3.
宋庆先生等在文【l]得到了基本不等式如下的加强: <0.故(3)式不成立.例如取a=1,b=8,。=27,(4)式的左边招一1“韵 定理1若a,b,。是正数,则丫石石一右边一~一了平平·,.、。 b、{丁下落厄涯一1,一D}岁‘一,下-二汽2 tose下厂ee.一一一二一叫}a一口}以)乙V乙乙·(}l一8}  相似文献   
4.
杨国 《考试周刊》2007,(31):63-65
英汉否定范畴非类典型主要体现在转移否定与虚化否定两种语言现象上。转移否定与虚化否定语义没法用形式逻辑推理进行解释。本文试从认知语义角度对英汉否定范畴非类典型进行语义分析与对比,强调英汉否定范畴非类典型各自所使用的语境的重要性,将其与认知语义学派所提出的概念化理论相结合,加深对两种语言同一现象的语义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举例分析了英语中双重否定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全球范围的重大变革: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两个因素互相影响,交叉构合,也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立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信息资源共享受到了冲击,如何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信息共享之间建立起动态平衡是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借用知识产权界所提出的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思想。分析了该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大幅增加,但仍有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依然是捉襟见肘.本文提供了黑龙江省图书馆280万元文献购置经费的使用案例,试图为相同情况的图书馆展示一个相对科学、比较合理的经费使用方案.更期盼本文能引起业界对如下问题的思考: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是否越多越好?如果持否定态度,那么究竟多少为宜?标准应如何设定?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在新形势下,搞好农业报道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搞好农业报道,使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促进作用,是每一个报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读范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应该补充的是: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了解一个人实在太难了。你觉得了解了,其实并不了解;你觉得看透了,其实未曾看透;你认为伟大的,其实未必伟大;你看似平庸的,或许品质非凡。肯定了的又会否定;否定了的重又得到肯定。一生可以读完许多书,却很难读完一个人。喜欢把事情简单化的人,提出的问题只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尧舜还是桀纣”。其实,这远远不能描述人物的丰富内涵。且不说“好人”“坏人”的分野标准各异,就是“尧舜”“桀纣”,又何尝可以将天下之善恶尽归焉。这回想说范仲淹,这是我始终钦佩的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