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一、前言吴佩孚的人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既有他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吴氏的一生是与近代清末民国的历史相重叠的,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的人生是多元多变的,他曾是一代枭雄,在跌宕起伏的北洋时代一度崇尚武力,数度驰骋沙场,从首战大沽至大战胜奉,几乎每战必参。同时他又出身秀才,知书晓礼,行举有度,是出了名的“儒将”;他站位直系,为主效命,曾经配合曹银残酷镇压过工人罢工,但在五四时期的学生与军阀对峙中他又选站在军阀的对立面,对学生运动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反对签约;他不仅反对把中国固有之领土——青岛,割占给日本,同时他又反对同室操戈,主张一致对外;他一生戎马倥偬,为了其崇尚的“武力统一”,不惜穷兵黩武,对中华家园有过深深的侵害;但在“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他又爱国不渝,一再拒绝日伪的诱降。  相似文献   
2.
评价历史人物的晚节 ,尤应顾及其晚期思想和表现。从吴佩孚 1 931年甘肃之行的言行看 ,既有军阀不甘寂寞 ,谋图东山再起的一面 ,又有受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形势影响 ,倾向抗日爱国的一面。吴佩孚最后没有当汉奸 ,有其前因。在涉及回、汉矛盾的统治阶级权力之争——雷马事变的解决中 ,吴充当“调人”,起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人称吴佩孚的直鲁豫三省廵阅使署为北洋的太上政府,白坚武曾任吴的政务处长,也就是太上政府的国务总理。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之后,白武坚不服输,认为是南蛮子征服了北方人。以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同志,要报仇雪恨,终于沦为汉奸,被冯玉祥枪决,落得个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俄共(布)的对华政策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推进中国革命与东方革命,以便打击帝国主义后方,摧毁其殖民体系,从而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要同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北京政府,甚至地方军阀保持外交和经济关系,从而保留沙俄在中国遗留的部分特权。共产国际与俄共(布)最初选择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吴佩孚为合作对象,后又极力促使吴佩孚与孙中山组成亲俄政府,还曾瞩目于南方的实力派陈炯明。几经波折之后,才把关注的重心转向实力和地位不断上升的孙中山。  相似文献   
5.
“秀才将军”吴佩孚,自诩儒家为其修身根底,在军阀丛立的民国如同鹤立。他的一生复杂得让人难以琢磨:他骄傲,目空当世;他曾跟上时代的节拍,他又落伍于时代的脚步;他愿意远小人,但他不能去小人;他自认懂得儒家政治,便可驾驭军阀,但他实际不懂军阀政治,不能军阀政治,不离军阀政治,又无法不卷入军阀政治,只好伴随着曙光辉明,娉牵着龌龊共舞。显然,他的政治情怀和意欲理想的作为,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考量。其“五四通电”、“国民大会建立”、“罢兵主和”及“故宫尚存”等人生轨迹和史实,展示出“秀才将军”悯民思想的侧面。  相似文献   
6.
正何其巩的一生,身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既有外辱,又有内患,正是灾难最为深重的几十年,到处烽火狼烟,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也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几十年,千千万万个仁人志士苦苦寻求强国富民之道。作为具有一腔报国之志的国民党官员,在那样的时代,如何勤于政务,精忠爱国,逐步认清蒋介石真实面目,走向反蒋阵营,并且拥护共产党,最终投入人民的怀抱,档案和相关史料为您展现他的人生精彩华章。  相似文献   
7.
唐生智,字孟潇,湖南东安人,一生视共产党人为朋友. 一、乱世讨吴 1922年11月,水口山工人运动兴起,湘军司令赵恒惕受到吴佩孚斥责,赵命水口山矿务局局长宾步程带全副武装的一连人马进山,封闭了工人俱乐部,并在冲突中打死工人1名,打伤2名,激起了全矿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当局惩办凶手,撤走军队,抚恤死伤工人及家属,并抓宾步程游行示众.  相似文献   
8.
吴佩孚作为近现代史上著名军事家,其军事思想内涵丰富,主要表现是运用战略战术得当和注重舆论工具,其中治军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体现在将将、用兵和官兵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峰 《知识窗》2007,(1):25-25
吴佩孚,祖萧山东蓬莱,清朝秀才,活跃于清末民初,官至直鲁豫巡阅使。 一次某先生在别处为官,名声不怎么样,得知吴佩孚主政直鲁豫,便托关系欲到河南谋个官职。报告呈上。吴佩孚批曰:“豫民何辜?”意思是俺河南老百姓有什么过错,竟要这样的人来当官,承受因他当官而带来的祸害。因为为官一任,可造福一方,也可祸害一方。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是指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表示的认可。处于近代中国政治转型时期的北洋军阀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诉求,带有由追求传统型的“天命”观向探索现代法理型民主政治转变的特点。这在北洋军阀的代表吴佩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