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咸同年间,传统财政体制开始瓦解,近代财政体制尚未形成。太平天国革命削弱了清廷对各省财政的控制,高度集权的传统财政体制开始瓦解,厘金、海关税逐步取代田赋成为最大财源,同时勇饷、洋务、外债等支出比重日益上升。各省纷纷新设局所,财政新思潮逐步萌发。但清王朝仍坚持"量入为出"的传统理财观念,未做根本变革,直至宣统年间始大规模引介西方近代财政制度,但此时距离清廷覆灭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2.
3.
保举制是清代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清王朝的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晚清时保举制盛行,汉族地主势力以此为契机,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打破了满清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本文拟从成同时的保举制入手,谈谈它对当时官吏成分的转变也就是汉族地主势力的兴起所起的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咸同年间,因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遍及全国,清王朝危机四伏。为维持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极力推行道德教化政策,这主要包括有:强化传统忠孝观念;反复重申宣讲《圣谕广训》,推行乡约教育;查禁小说传奇,厉行文化专制等。通过这些政策,清政府加强了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为“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这些政策已不适应近代化的历史潮流,也就无法挽救清朝衰颓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咸同年间,山东特别是鲁西南地区大范围修筑圩寨,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圩寨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保障主要是对群众生命的保护和日常生活的救济。地方绅士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他们首先修筑圩寨、主办团练来保家护命,进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在社会心理保障方面,地方绅士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清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主要是蠲免赈济、恩恤、优抚和各种荣誉性质的精神奖励。清政府和地方绅士一同努力,进一步维护和强化了摇摇欲坠的名教体系。  相似文献   
6.
署任制度,是为了解决本任官员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暂时离任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应变措施.清末由于外敌的入侵和内部农民运动的爆发.不但使得署任成为官场一种普遍现象,而且也有一些新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咸同年间这个内有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运动、外有英法联合发动的鸦片战争的特殊时期.并试图以成同年间两司的署任为切人点,通过对两司署任现象的分析,看清代地方选任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新继位的几位皇帝年龄太小,不能立即亲政,于是出现了非正常状态的太后理政、听政与垂帘等皇权运作模式。其实,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仪制,很快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界所谓慈禧太后三次垂帘听政的说法有误,至少不够准确。所垂之帘,只是黄色的纱幔或纱屏;至迟在同治九年六月,两宫太后召见大臣时,即已不再垂帘;听政的地点除了养心殿的明殿或东暖阁,后来又包括养心殿西暖阁、乾清宫西暖阁、西苑勤政殿的东暖阁、颐和园仁寿殿之北楹。严格说来,慈禧共有三次听政或训政,其中只有第一次是垂帘。  相似文献   
8.
咸丰、同治年间是清代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有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运动,外有英法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不得不调整原来布政使和按察使的选任政策,而这种政策的转变,对地方统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苗月宁 《历史教学》2007,(14):30-33
咸丰、同治年间是清代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有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运动,外有英法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不得不调整原来布政使和按察使的选任政策,而这种政策的转变,对地方统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唐鉴(1778~1861),字镜海,湖南善化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其人为学宗洛闽之学,主敬以立其体,忠恕以致其用,非有裨于身、心、意、知之理者,不予考虑;非有关于天下国家之事者,不用其功。他笃信程朱,力崇正学,于阳明不为调停之论,一时学者翕然宗之。当时倭仁、吴廷栋、窦兰泉、何桂珍、曾国藩等学者"皆从公考德问业",讲求性理体用之学,唐鉴可谓引导道咸同时期理学复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