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哲学发展的风雨历程,不难看出,我国哲学经历了一个繁荣与衰落不正常更替的畸形发展过程。畸形的繁荣、畸形的衰落,哲学不但没有能够指导时代,反而成了时代的奴隶,不仅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且逐步走向边缘,面临生存的危机,这恐怕还得从其自身寻找出路。哲学的出路的就在于找回自己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Blackwell出版公司4月推出了一系列为人文学科研究人员、学生以及相关教育机构量身定做的在线回顾’陛期刊。目前可以得到的服务包括“历史知识指南”、“文学指南”以及“哲学体系指南”,在今后的两年里,还将陆续添加6个其他的内容主题。  相似文献   
3.
张媛 《现代语文》2007,(5):92-92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思维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给建构思维辩症法哲学体系创造了十分重要有利的条件。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辩证法,既应该研究作为客体的思维,也应该研究作为主体的思维。在思维辩证法的体系中就应该包括思维辩证观和辩证思维论两大部分的内容。只有这样,思维辩证法才有可能与自然辩证法和社会辩证法形成鼎足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地位,朱熹建构了自己的人性论和伦理学说,并且提出了"天命之性"、"气质之性"、"道心"、"人心"、"天理"、"人欲"思想。"天命之性"属于社会属性,"气质之性"既包括社会属性还包括自然属性;"人心"离不开"道心","道心"也离不开作为物质基础的"人心";"天理"和"人欲"根本对应,要以"天理"消除"人欲"。朱熹把"三纲五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从而虚构了作为绝对精神本体的"理"。朱熹的人伦哲学是当时农民的精神桎梏,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现今文化哲学研究已成为哲学研究的重心,世界哲学的重点已从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文化哲学将成为21世纪哲学主流。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在文化哲学基本理论方面主要从文化哲学合法性、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文化哲学体系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一批直接以文化哲学为研究论题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回顾,对于文化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26日,由北京市社科联、教育部社科中心、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中宣部、北京大学等单位领导同志,当代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邢贲思、陈先达、庄福龄、杨春贵、侯树栋、许志功  相似文献   
8.
道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开创的,崇尚自然,赋有辩证法因素,主张无为,反对战争.道家思想通过与儒、墨、法等各家思想文化互补,成为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建构者.本文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哲学界公认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是从形上学和知识学出发、着眼于近代西方哲学所做的一种选择。而选择哲学基本问题的视角或视点是多式多样的。从不同的哲学体系出发,从不同的哲学分支出发,从不同的哲学时期出发,人们的选择可能甚或必定不同。哲学基本问题并非固定不变,不能定于一尊。  相似文献   
10.
体用不二是王弼哲学体系一以贯之之道。这不仅体现在王弼的本体论思想上,而且还贯通于王弼的解易方法论,以及“圣人有情,应物而不累于物”、“名教出于自然”等伦理学命题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