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65篇
科学研究   1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因果分析的AHP方法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AHP方法的特点 ,提出了可以克服其缺陷的基于因果分析的修正AHP方法 ,并将其运用于篮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确定和评估之中。  相似文献   
2.
如今,新闻侵权案件屡见不鲜.其中,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新闻侵权中最常见的一种.当此类案件发生时,由于种种原因,法院、原告、被告三方对于如何认定新闻侵权经常各有说法.下面从法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责任认定.  相似文献   
3.
彭博 《河北广播》2006,(4):70-71
媒体的公信力一直是西方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西方的研究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给公信力下一个严密、准确的定义,但是它的外化形态是指公众对媒体的信赖度与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而且这两方面是互为因果联系的,只有公众对媒体长期信赖和忠诚,这个媒体才可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满足第一可数性公理空间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5.
类比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烦琐为简洁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各层次的课堂教学中。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复杂抽象的概念,采用类比法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文章结合计算机网络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适合类比教学法的理由,并结合四个具体案例分别分析和阐述了如何采用直接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和拟人类比实施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分析了变换后单个系数和区块系数均值在各类常见攻击中的稳定性,为提高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利用邻域均值(NM)间关系确定嵌入方式,并将嵌入能量分散嵌入到DCT区块的盲水印算法。实验表明,算法在确保不可见性的基础上,对鲁棒性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借鉴绘画中的"补白"手法,可以使历史事件更加生动、形象,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针对看似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教师应该补白因果,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针对相似的历史知识点,教师应当补白表格,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针对学生的认识偏差,教师应当补白细节,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教师自主支持、个体因果定向对高中生学业动机内化的影响,采用情景启动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4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自主支持和个体因果定向的交互作用显著。事后比较发现:在自主支持情境下,自主定向与受控定向之间的差异显著;在受控情境下,自主定向与受控定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对于自主定向人格因素的学生而言,教师采用自主支持的方式,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内在成长的潜能,促进学习动机的内化;对于受控定向人格因素的学生而言,教师采用自主支持的方式或受控的方式,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二元函数列局部一致收敛及次一致收敛的概念,并诗集 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复句中的语义关系既是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反映,又是人们主观视角的反映。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保持固定的情况下,人们的主观视角会随着认知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复句中,则是适时添加复句关系词。并列范畴转化为因果范畴是人的特定视角的转化,这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认知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