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国乐”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和发展颇为迅速,专业的“国乐”团体纷纷涌现。“国乐”的研习人数也与日俱增,“国乐”的专业研究、表演水准呈普遍的提高态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欣赏、学习、研究“国乐”的广泛群体。笔者认为,“国乐”曲调优雅、柔美,“声韵兼备”的艺术特色;“国乐”那独特的民族亲和力;“国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哲学美学思想;其民族乐器“易买好学、携带方便”的特点,以及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调节社会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独特作用,是“国乐”得以推广、传播、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茉莉飘香     
70年前,一位10多岁的孩子在其母亲的棉袍里偷偷地拿了10元钱,带着一套换洗衣服,乘着黎明,从皖东的一个小村子俏俏地徒步来到了新四军创办的淮南联中,学文化、学知识、学乐谱、学指挥,最终成为我国一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将流传于安徽天长、江苏六合一带的《鲜花调》,经过搜集整理,改编的民歌《茉莉花》,给我国乐坛带来了——  相似文献   
3.
《音乐世界》2013,(2):72-73
2012年,是韩国歌坛丰收的一年,让我们站在时间轴上,一同回顾歌手们在这一年中的亮眼表现吧。  相似文献   
4.
分析国乐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指出国乐发展的新形态所带来的生机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6.
当下的社会环境已然铸就了娱乐至上的风气,而《国乐大典》作为当下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仍然保持深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初心,并为此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国乐大典》打造出了一场赋予新时代内涵的民乐盛宴,在音乐呈现上以中西融合、古今糅合的形式,基于不改变中国传统音乐原有的韵味上对其进行创新,与当下大众的审美相契合,促使在群众间更为广阔的传播;在模式上突破综艺节目的传统赛制,引入全球化的革新理念,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壁垒,走向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在文化内涵的阐述上,对叙事元素进行了改进,从多个角度来对节目进行刻画,促进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在展现层面上引进新兴的科技技术,以追求更全面的节目效果.因此《国乐大典》实现了在内容中推动国乐现代化发展、弘扬了国乐经典的意义建构与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民族音乐在国际传播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材料丰富,内容详实,视野独特,特别是采用传播学、民族音乐学等研究方法,使其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体现出因地制宜和多元化思维的特点。其研究成果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提供宝贵意见。书中既涉及音乐传播的研究,也分析了大量田野调查的案例。本文对其学术视野的独特性,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及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了探讨分析与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8.
9月8、9日,又是中国乐迷的节日,从5月排成长龙的迷笛音乐节到9月第三届北京流行音乐节,相隔不到半年。让乐迷欣喜的并不是中国的音乐节越来越多,而是他们发现,从去年开始,“大牌”们真的开始出现在眼前。那些曾经只能从盗版DVD和海报上见到的情景变得触手可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28日晚,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座无虚席,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金帆民乐团以“走向未来”为主题的原创少儿作品音乐会在这里成功上演。这是人民大会堂首次接待的专门演奏儿童题材原创作品的音乐会,同时也是安慧里中心小学艺术教育理念的展示和成果的汇报。  相似文献   
10.
郑觐文是近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起者,他创办大同乐会,改良乐器,探索新型的民族乐队组合形式,改编传统曲目等,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他将优秀的音乐文化传递给后人,践行着其"复兴固有文化,创造有价值国乐"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