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448篇
科学研究   18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采用多重加权指数综合评价手段对本省某重点中学部分高一新生的体育锻炼、身体发育和文化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机体各器官系统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其他各部分的生长发育及其机能的改善,为开发青少年智力,搞好文化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基础.这一结论为合理安排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促进文化学习成绩的提高,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爱达荷州新近颁布的体育教师标准的分析与归纳,阐述了美国基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和管理的专业标准以及基础体育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以求对我国在基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复句的内部关系常常要借助关联词来表示,并且大部分关联词都表示一种固定的关系。因此,有的同学在确定复句的层次关系时,抛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只看关联词,以致造成解题错误。其实,有些关联词可以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关系。下面列举几个兼职的关联词。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TS664家具”类“多重列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此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多重列类与文献归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图法》(四版)广泛采用并完善多重列类,其目的是利于文献标引和提供多种途径检索,但《中图法》及其使用手册规定的涉及多重列类文献归类的方法,又形成了利标引和不利检索的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归类方法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7.
引言 “整合”一词由英integration译来,意即对资源进行加工、重组,使之重新形成合理的结构,通过整体优化来实现最大效益。媒体的整合功能在国内最早由席文举提出并解释为“媒体的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舆论力量,能够和社会事物产生共振并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的编辑手段在传播信息、聚合民意、影响社会方面的整合功能更加凸显。不久前发生的“男子拒签,导致孕妇死亡”的事件,就是一次成功演绎网络整合社会的巨大力量和多重功能的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制播体制,是电视剧产业链上制作与播出关系的建构。从国内外电视剧产业的共性化特征来看,制播体制的建构和变革不仅仅是该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受到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广播影视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格局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中图法》(第4版)中的多重列类的特点、表现形式、作用、类型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增强,电视观众已不仅仅满足于通过传播媒体获得信息、知识,而更需要从中获得精神上的美感与视觉享受。甚至对于一个相对简单的新闻事件,电视观众也不满足在一个平面上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想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去品味现象背后的多重意义。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思维方式上采取开放式的态度,增强思维的审美意识,这其中也包含编导者对事件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筛选、取舍、加工,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编导者对现实生活审美感和审美思维的过程。笔者这里概括起来谈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