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篇
教育   674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自由观经历了从本体论的自由观向认识论的自由观的演变过程,对此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评价,并强调萨特的自由观最终未能给人们指出一条通向真正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胡塞尔毕生致力于把哲学变成一门真正严密的科学;而维特根斯坦则试图表明哲学的任务是澄清语言的用法,划清科学命题与非科学语句的界限。他们的相似之处是都基于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而规定了哲学的任务,认为认识的主体都不再是现实的主体,而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主体,他们的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试图从认识论抽引出本体论的结论。他们的学说,无疑启迪了后来的哲学流派  相似文献   
3.
方方是活跃于 2 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文坛、为中国当代小说的拓新作出一定贡献的小说家。方方二十年创作历程前后的风格变化 ,在新写实小说家族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都离不开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文化情境变化的背景影响 ;以方方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家族的异军突起 ,其风头强劲的创作现象背后 ,确实是“与一种必然性相关”;方方的旨在揭示当下生存与存在状况的小说确实得到了存在主义强有力的哲学支撑。通过分析方方小说的创作背景、风格变化、主要特点 ,凸现出方方创作的存在主义倾向 ,以揭示方方小说创作的意义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指出萨特和加缪基本观点的“同”与“异”的同时 ,与《围城》进行了比较 ,提出《围城》的哲理题旨与存在主义相通 ,表达了“存在”的荒诞性 ,但在人的生存观念上 ,与加缪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有所不同 ,似与萨特的乐观主义“介入”观念类似 ,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左小词新作《棘》书写了一个叫“雾云”的村庄里的故事,这一充满诗意的村庄名本身却也暗含云深雾远、虚无缥缈之意,被塑造的八位女性也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人生经历。即使有着刻板印象和二元对立的天然窠臼,也依然难以不从女性叙事的角度对该作做一番初步考察,但在考察之中,《棘》蕴含的更丰富的内涵也跳将出来。  相似文献   
6.
《墙》是萨特于1937年发表在《新法兰西》杂志上的一篇小说。《墙》的发表不仅见证了萨特存在主义文学创作的发展。同时也记载了他个人思想变化的印记。这种印记无疑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柳I大陆刚刚走出一战的阴霾,又陷入巨大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转移矛盾的焦点。民族主义者和法西斯势力在不少国家兴风作浪,企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存在主义课程观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述,最后探讨了存在主义课程观对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留下的一些警示。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通过对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人思想体系的剖析,可以发现,存在主义对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应把人的主观经验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人性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第二,以来访者的真实存在为中心,采用问题中心的方法,帮助人...  相似文献   
9.
《筋疲力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电影潮流,也体现了电影大师戈达尔极尽颠覆的美学风格,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筋疲力尽》中有很多细节能带给观众游戏的感受,本文将从存在主义(这里主要指法国存在主义)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例举影片中体现游戏感的诸多细节;第二部分指出游戏因子的注入使观众的目光从道德评判转移到了人的存在本身,并就此展开具体的存在主义问题剖析;最后,依据存在主义理论中有关"自由"的观点展开对"标志性动作"的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0.
萨特存在主义是关于人的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卡尔维诺的《帕洛马尔》弥漫着萨特存在主义人生哲学的气息,他秉承的依然是西方文学高度关注现实存在中的人及其命运这一精神。从这个意义说,后现代小说家卡尔维诺首先是个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