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所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都得到优质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成长,南京市建邺区推行学区制,努力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崔艳丽 《文教资料》2008,(33):91-92
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引进法国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大学区制度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在江、浙、沪、京、津、冀等相对发达地区进行了实验,两年后以失败告终.这次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即一次成功的教育模式移植必须首先对模式进行成功的本土化改造,要取得其它社会系统尤其是行政系统的支持,根本的是要获得民族心理认同,契合本国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张士伟 《文教资料》2009,(33):125-126
北京中法大学在1921年建校时采用了法国的大学区制.再加上学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促使北京中法大学发展壮大起来。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的试验成功鼓舞了蔡元培,从1927年6月开始.南京国民政府由蔡元培主持实施全国范围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对中国教育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改。  相似文献   
4.
学区制改革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到更多的学生,让相对薄弱的学校通过学区带动有了更大的进步,让热点学校有了新的发展。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区建立完善资源共享的学区管理机制,传承优良传统,加快融合步伐,合力推进学区新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德育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今年,郑州市教育局将开展学区制试点,以优质初中和小学为主体设试验学区,通过互派师资、资源共享、捆绑考核等方式,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共同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据介绍,此次共有6所初中被列入试验学区的主体学校,它们均是师资雄厚、硬件设施完善、教学质量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涉及美国教育行政演进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学区制的建立发展;学区制的衰落及州教育行政的建立发展;联邦教育行政的建立发展;学区制的改造及地方教育行政的完善。“地方分权”制是其教育行政管理的主要特色,是促进美国教育高速发展的有力武器。但认真分析后发现,依法治教才是美国教育管理得以高效有序运作的真正法宝,是我们应借鉴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实行学分制,由此产生了班集体功能弱化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院校探索出"学区制"、"社区制"和"书院制"等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本文以温州大学为例,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的方法路径、效果同学区制改革背景下进行对比,突出学区制改革的成效;同时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学区制改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践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末由国民党政府中若干持教育独立思想的教育家主导、以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为样板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之所以失败,基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改革宗旨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政治环境相悖;缺乏广泛深入的教育观念变动和改革经验积累;缺乏宽松、自由的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学校里都会有新体育教师走上体育教学岗位。对于新体育教师而言,教学技巧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学技巧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教师行为方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新体育教师需经常使用一些教学技巧去建立一个积极和有序的学习环境。针对新体育教师在头几年教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开始真正重视新体育教师的入职培训,把它看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阶段,逐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本文通过对美国新体育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教学技巧以介绍,其中大多数具有普适性,内容具体而实在,浅显易操作,希望对我国新体育教师教学技巧的掌握有一定的启示,以引导他们顺利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贺拉斯·曼在国内外美国教育史书写之中属界碑式人物,被称为“公共学校之父”。“公共学校之父”的隐喻在曼与公共学校公立化、黑人白人教育公平化等事实之间建立了神圣化的关联。不可否认,“公共学校之父”在公共学校运动叙事过程中寄托了后人对教育改革及其领袖的期许。同时,剥离隐喻对事实及其意义的建构,再评价曼的教育历史贡献,有助于呈现曼教育哲学在教育改革运动当中的实然地位。曼的主要贡献是促进地方(学区)和州政府在学区图书馆、校舍、师资培训等方面的钱物运用状况的沟通和欧(外域)美(本土)教育哲学的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