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育目的--培养完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目的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规定主要是受到社会的影响。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应遵循以下法则: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现代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完人。  相似文献   
2.
尽管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多年,但是教育者总是难以摆脱对传统教育的文本化、应试化和封闭性等方式的缠绵情结。传统教育的诸多不良方式根源于科学与人文的分野,科学理性盲目地控制和操纵了人文理性,造成人文取向错误。针对这些现象,主体性教育改革所包括的三种基本方式,即创新教育、素养教育、完人教育,都有其内在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3.
我儿非完人     
有多少父母曾说过或至少曾在心中默想“希望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完美的”?答案是很可能每一位父母都有这样的期盼。  相似文献   
4.
天才多病态     
陆尚之 《成才之路》2011,(13):100-I0017
人们总以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就一定是一个完人,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人。其实。一个处处皆让人炫目的人.有时并非最优秀的人.而顶级优秀的人,有时会呈现出一种病态。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是在二战后随着人口剧增、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经济、政治变革与传统教育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的背景下产生的。受西方多种意识形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秉持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报告提出了完人教育、教育民主化、终身教育、教育先行等思想,以应对教育危机。50年来,该报告对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世界各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对深刻认识教育的力量以及教育先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曾清 《文学教育(上)》2009,(15):144-145
教育应该给人什么?如果说,教育的责任是培养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尽管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提法,如“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四有新人”等,这些提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但无庸讳言,我们对于教育中这个最为核心和最为根本的问题缺乏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研究。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这份著名报告中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大学的职能、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原则以及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四个方面对洪堡大学理念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8.
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一书自1979年翻译出版以来,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此版本的翻译风靡一时,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笔者对LEARNING TO BE被译为学会生存仍旧存在诸多疑惑和不解。根据该书和20年之后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涉内容,笔者提议LEARNING TO BE应译为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它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追求没有通才教育那么高,但对人格结构的完善有着更明确的目标;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对立面,它虽然和专业教育有差异,但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通识教育不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它更强调“元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结构的相对完善;通识教育不是各种课程的大杂烩,它的课程既要注重广度,还要注重深度;通识教育不是大学教育的“甜点”,而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主食”,大学应该结合通识教育的普遍性理念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打造由高水平而非低水平教师领衔的通识课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观用“完人逻辑”来界定好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现代教育应打破“完人”的神话,倡导常人逻辑的人性化的好学生观,即“好学生=基本素质 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