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蕴含和预设的角度对"差点儿"的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差点儿"的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并从预设的角度解释了羡余否定现象的产生.通过和评注性副词的比较,指出"差点儿"是介于描摹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之间的一个副词.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教材大都用“企望说”来解释“差点儿”,带来了很多问题。其实“差点儿(就)VP”表示否定,“差点儿(就)没VP”表示肯定,意义明确;而表示否定的“差点儿没VP”和表示肯定的“差点儿(就)没VP”不但重音和停顿不同,VP的构成也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前者虚指,后者实指.二者并不是同形异构。同时教材不应只是简单地用“没”来解释“差点儿”。  相似文献   
3.
评注性副词“差点儿”的蕴含和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蕴含和预设的角度对“差点儿”的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差点儿”的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并从预设的角度解释了羡余否定现象的产生。通过和评注性副词的比较.指出“差点儿”是介于描摹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之间的一个副词。  相似文献   
4.
5.
针对许多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差点儿"是由谓词性结构"差(一)点儿"词汇化演变而来这一观点,从历时语料出发提出新的看法,即"差点儿"的副词用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争些儿"、"差些儿"的词汇替代,语法化只是起了阶段性的辅助作用,帮助巩固并完善了新完成的词汇替代用法。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差点儿+没+VP”,为范例,对汉语中“不定副词否定格”的句法现象进行了辨析,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语义双向性和单向性的观点,并就其产生机制和分列情况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这两种格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将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总结"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格式意义,并提出判断"差点儿没"格式意义的三个标准,即主观企望与否、客观事实或篇章含义和说话者的语气和焦点问题。通过语料统计分析、教材考查和教师访谈分析"差点儿"与"差点儿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差点儿(没)+VP"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基本采用朱德熙先生"企望说"来释疑答惑,但"差点儿(没)+VP"的歧义分化现象还可以从上下文语境、语音间隔、轻重音、个体社会心理几个方面来分析。本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结合上述特点采用概率语法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刺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该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外国留学生养成汉语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