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既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验证、完善,也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索予以支持.本文试图通过对陈善、巴赫金、克里斯蒂娃等中外名家关于阅读策略论述的分析,为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某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两书存在着矛盾之处:前者重视"整体性",而后者则推崇趋向于分裂的复调小说特征.笔者认为巴赫金的这个矛盾之处标志着他从传统审美观念向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向,而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虽然具备某种复调小说的特征,但是比较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它更具备现代性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即为整体性的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3.
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认为,狂欢文化是相对于日常生活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状态,狂欢化生活是对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的创新化和陌生化。在平台支持、文化背景、商业利益等因素的助推下,直播答题赢奖金成为全民狂欢的节目,各大平台纷纷利用巨额奖金、明星助战等方式吸引受众,用户在直播答题狂欢中暂时释放了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使直播答题具有了全民性、平等性和仪式性的狂欢特点,笔者对这场全民狂欢进行理性思考后,认为内容觉醒、社交困境和法规缺失的问题逐渐影响到了直播答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好的老师是指挥者、设计者、精神领袖,还有人说师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学习,教学观点必须要经受起来自多方面激烈的论战才能站住脚。基于此,我对讨论式对话教学中存在的九种迷思做了分析总结,以期与同行探讨。一、预设与超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超越是教学的两翼,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  相似文献   
5.
对话不仅是人们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促使人们打破思想僵化、促进思维发展。米哈伊尔.巴赫金对此有深入研究,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他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都体现出积极的对话精神,女性创作也不例外,奥斯丁的小说亦遵循此道。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展现了女主人公与父亲的直接对话,以及父亲不在场的情形下父女之间的虚拟对话,从而展示了奥斯丁对当时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她的女性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6.
《罪与罚》和《活着》分别通过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和福贵的视野表达了对死亡所具有的残忍力量的认识。不同的化传统、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决定了他们对死亡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也决定了“活着”对他们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全集》,巴赫金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1988年出版的《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套书。巴赫金研究不仅成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也成为我第一本个人学术专著的成果(《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修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M.M.Bakhtin)学术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对话理论,其主旨在于强调一种积极的、崇尚个性、注重平等参与的人文精神,对话思想贯穿于他的语言学和符号学思想。虽然巴赫金不是修辞学家,但他有关修辞学的陈述都倡导将修辞学解释为对话,从而确认了话语的各种形式。巴赫金的对话概念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修辞学传统,由此而形成的对话修辞学将巴赫金作品中和现代文化理论中所形成的新的概念应用于修辞学传统,给传统修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巴赫金的对话修辞学是一种检测我们与他人的观点以及检测我们自身的手段,尤其是对我们个体的和文化的差异的一种检测。从修辞学的视角来探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有助于对其理论能进一步加以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指出了陀思妥耶夫期基创作的诗学特点,但没有具体阐明这许多独立的声音和意识到底是什么内容。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复调式的创作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什么要开创这一艺术形式。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执拗地进行着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却不肯让这样的辩论有个明确的结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释和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义就不能获得更深的揭示与阐明。  相似文献   
10.
巴赫金不但创立了对话哲学 ,而且以自己的理论创新方式建构出“潜对话”这种对话历史上的特殊形态。“潜对话”并非不对话 ,而是与权力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无法合拍 ,或者在无有可与比肩的对话者时作出的一种“独白”姿态。由于潜对话具有超前性、创造性、理解性和忏悔特征 ,遂成为人文知识分子选择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