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邓港 《河北教育》2007,(10):28-28
从新学年开始,平山县凡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都将享受到课本费和住宿费的全额免除。平山县在今年年初实施“两免一补”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增加教育专款500万元,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的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减少辍学率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雪中情     
平山县,瑞雪一家亲。 西柏坡,喜迎小分队。 送欢乐,温情暖老区。 下基层,服务为人民。  相似文献   
3.
挥别西柏坡     
正六十五年前,乍暖还寒的早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附近的郭苏河沙滩上,一排汽车整装待发,中共中央机关已做好准备,马上就要向北平方向挺进。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将这次迁移比喻为"进京赶考"。其实,迁移对中共中央机关来说并不陌生,仅在解放战争中就相继经历了撤离延安、从晋绥根据地到西柏坡的两次"大搬家"。但1949年3月的这次"大搬家",却意义非凡。告别西柏坡,进驻北平城,这不仅是从农村打进了城市,  相似文献   
4.
2007年4月30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冯春明编审、书记毕顺堂编审和副主任赵志伟编审一行数人到达河北省平山县,看望了在那里参加顶岗实习的我校学生和驻县管理老师.河北师大顶岗办王西强老师随同前往。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各位曾在太行山战斗过的新闻界老前辈.尊敬的各位媒体专家、媒体同仁,尊敬的平山县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相似文献   
6.
肖妍 《中国档案》2012,(10):22-24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原本是太行山区一个只有七八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因1948年5月中共中央的正式移驻,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见证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辉煌历史。选址任何偶然的抉择背后其实都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里”指的是哪?西柏坡。每年数次去西柏坡,每每想起西柏坡,一种由衷的崇敬便从心底涌出。漂洋过海.当听到有的外国人也说这句话时.更感到西柏坡的伟大和坚实:这个当年的小小山村.竟然承载过如此重的一个泱泱大国的命运;事过境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连外国人也没有忘记,足见它的历史定位越来越重.越来越清晰。才华横溢的朋友康旭发同志,平山县人,对家乡,犹如对家乡的西柏坡,一腔自豪,一往情深,当他将一部《红都西柏坡写真》交我作序时,我便敏感到这书的份量肯定不轻。  相似文献   
8.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共挖掘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2项、县级24项,其中西调秧歌、脸子会等艺术形式全省独有,对于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平山县围绕"文化强县"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9.
储朝晖 《教育》2013,(15):6
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谈不上任何教育。教育部门要行动起来,从思想理念、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入手,完善当下的教育,补上敬畏生命的一堂课。日前,河北省平山县两所幼儿园因争抢生源发生矛盾,一家幼儿园园长用注射器将毒鼠强注射到酸奶中,派人将其和拼音本等物装在一起,放到了另一所幼儿园孩子的上学路上,  相似文献   
10.
1949香山密档     
《生态文化》2010,(4):12-14
目标就是香山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结束,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1949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