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2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代徽州的民间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率滨吟社录》《新安名族志》等资料入手 ,对明代徽州的民间诗歌创作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明代徽州民间社会有着一个活跃的诗歌创作群体 ,除了个体化的创作外 ,他们还因为宗族血缘关系以群体化的方式活动 ;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士大夫文人的作品视野阔大 ,但对地域文化的表现却很丰富。徽州民间诗人的活跃反映了文学史发展越来越多层面、多线条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3.
4.
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俊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80-1481,1484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赣皖边界地区村落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征,着重阐述了赣皖边界村落民俗体育的形成、文化特点以及赣皖村落居民的民俗活动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晚明南京的徽籍刻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一直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明代,作为明王朝“留都“,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走进徽州古戏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琪 《寻根》2006,(6):75-79
中国的古戏台,大多与庙院相连,而徽州有,一种古戏台,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的古戏台,它建在宗族祠堂的前进,与享堂相呼应,其目的是在人们自娱自乐的同时,能够与寝堂里的祖宗同乐。  相似文献   
7.
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发现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徽州的古桥     
卞利 《寻根》2002,(3):65-74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境内山脉纵横,绵延起伏,峰峦叠翠。黄山和道家名山白岳(即齐云山)横亘其问。位于绩溪境内东北走向的翚岭,既是该县岭南、岭北的界山和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徽州得名的主要由来。而“徽”字本来就有美好、高耸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鱼鳞图册是明清土地登记制度的产物,其所登载的田土形态、面积、科则、业主等信息反映了土地所有关系。明代鱼鳞图册不能反映地权变动情况,成为地籍败坏的死结。清代顺治朝始见在册批注土地买卖记录,康熙年间以“现业的名”详注地权变动,县级地政部门跟踪“佥业”归户,反映了小  相似文献   
10.
陈肖 《山西档案》2006,(2):17-21
一、徽州文化及其内容近人吴日法《徽商便览·缘起》说:“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山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徽州地处安徽南部黄山、齐云山之间的东南丘陵地区。唐大历四年(769年)形成的州辖六县格局,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当时徽州府辖歙县、休宁、黟县、婺源、祁门、绩溪六县,由此至明清,基本未变,因而,徽州是一个具有稳定性和完整性的文化地理范围。徽州文化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从广义上说,是指历史上的徽州人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