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591篇
科学研究   299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400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26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714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实训活动中的学习者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变量,学习者体验一般包括"挑战度""愉悦度""偏好度""期待度"四个类别。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集成一线教学专家的意见得到:学习者体验的情态目标区域为——挑战度在[-0.2~+0.2],愉悦度在[+0.2~+0.6],偏好度在[0~+0.4],期待度在[0~+0.4]范围内比较理想。实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充分考虑学习者体验,使之尽可能处于目标区域之内。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札记     
从“腹与心”谈腹“内容物”的虚化 腹是人的消化器官的重要载体,如词语“食不果腹”。但我们发现,与腹相关的词语,较少和饮食相关,而一般与表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使用。请看下面三组词。  相似文献   
4.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因而,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是无可辩驳的。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成因存在于动态的文学意义生成过程之中,本文旨在讨论文本传意过程中隐喻、象征的使用与文学意义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构造词语新义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新义的产生往往是人们以熟识的某一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去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个隐喻的概念系统,引申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Lackoff&Johnson的隐喻认知理论为理据,尝试分析隐喻的修辞意识及其认知机理。文章以实例证明隐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人类的隐喻思维无处不在,而跨域映合正是隐喻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以形式精美著称于世.从<诗经>到元曲,古典诗词走的是雕琢之路,其表现是锤炼字词,安排平仄,押韵对仗,样样追求精致.现代诗歌是反映现代人精神世界的高雅手段,为了创新它打破了以往诗词的限制,走了一条隐喻之路,并且在形式上趋向散文化.  相似文献   
8.
衔接是建立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存在表层/显性的衔接方式和深层/隐性的衔接方式。文章基于当代隐喻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作为显性和隐性的衔接手段如何作用于语篇连贯性的生成与建立。  相似文献   
9.
王留 《东南传播》2022,(5):63-65
民进党当局在“反陆抗中”的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导致台海局势持续严峻,对台宣传的新型传播方式——对台新闻短视频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将对台新闻短视频置于多模态隐喻的视角下,通过剖析其多模态协同效应和多模态隐喻的运作机理,归纳总结出更贴合构建台湾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宣传方向和话语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对台宣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从其本质和特征看,属于人类掌握世界方式中的实践——精神层次,通过这种审美表达,传递着人们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的认知。并通过对这种认知的认可达到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广大新闻摄影记者不畏艰险,深入灾区第一线,拍摄了大量的新闻图片.正是这些图片将已经过去的灾难定格为永恒。成为历史的见汪,同时也给我们生者以无尽的思考。笔者将这螳新闻摄影图片依据其各自不同的情态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就像五张面孔,展示着抗震救灾的全貌.成为历史的典型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