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2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36篇
教育   65154篇
科学研究   3913篇
各国文化   138篇
体育   5175篇
综合类   2441篇
文化理论   398篇
信息传播   9427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827篇
  2019年   940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971篇
  2016年   1361篇
  2015年   2400篇
  2014年   5871篇
  2013年   5071篇
  2012年   5691篇
  2011年   6468篇
  2010年   5708篇
  2009年   5459篇
  2008年   6622篇
  2007年   5296篇
  2006年   4132篇
  2005年   4157篇
  2004年   5819篇
  2003年   5850篇
  2002年   4098篇
  2001年   3082篇
  2000年   2195篇
  1999年   671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内容深刻、思想深邃、影响深远的党建资源,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绝佳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党建会议、经典文献、法治事件和党建足音,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进课堂,教师们在教学时越来越忽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教学。所以本文就操作实验教学在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学习数学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以及通过操作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强调操作实验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概念是学前教育研究和相关制度构建的基点,然而当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和早期教育等概念的混用容易误导其他领域、乃至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的认知与判断,影响相关知识谱系分类和相关政策与法律的严谨性。本文讨论了学前教育诸概念的混用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厘清诸概念混用的现状后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予以澄清。造成学前教育诸概念混用的原因有学前教育学内部缺乏身份危机和学科意识,翻译不当,规范与事实不分等。澄清学前教育诸概念需要学前教育研究者树立和强化学前教育研究的学科意识,增强其身份认同;规范翻译,厘清学前教育的外部边界;合理确定学前教育的内部范畴,慎用广义与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4.
5.
培养中职生集体意识,增强其团队精神,这是中职德育中的重要板块,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此次论文研究中,我将阐述如何利用绿色文化践行班级管理,以此提升中职生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7.
8.
近年来,我们以例题与命题研究为着力点,以简驭博,以小见大,提升教师的结构化关联能力和实证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典型范例成为固着点,加强教师的结构化意识1.教师要基于原理开展典型教学我们改变以知识传递、陈述、模仿、结论为主的单一倾向,倡导从数学知识的本源、成因、矛盾切入知识点的教学,注重概念的产生根源、公式的推导过程、定义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发散性与扩展性,讲透原理,使每个知识点愈发灵动、舒展与深刻。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我国对拳击运动的认识水平,增强我国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应用能力,把握当今世界拳击技战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拳击决赛运动员技术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男子拳击运动员组合拳运用次数随着重量级别呈递增趋势,但在60kg公斤级之后又呈递减趋势;单拳进攻技术:前手直拳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后手直拳、后手摆拳、后手勾拳;组合拳进攻技术:2拳组合拳使用次数最多;防守技术:躲闪防守方式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抱头技术、格挡技术;战术应用:以主动进攻战术为主。  相似文献   
10.
苏梦蝶 《文教资料》2020,(4):15-16,24
悼亡文学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其文体可细分为悼亡诗词、墓志铭、诔辞、吊文、祭文等,明末清初又出现"忆语体"新型悼亡散文。悼亡文章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感情抒发方式有共同之处,也有别具一格的魅力与蕴含其中的"无常"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