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15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民族文明产生在独特的地理环境里。它的发源地主要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地处内陆,拥有四周封闭、安全而又广阔的大平原,泽雨充沛,土地肥沃,特别利于农业的生产,在这种环境下,单个的农户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而无需与其  相似文献   
2.
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该肿瘤对人体健康危害大,预后不良,备受学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分子医学的研究,神经胶质瘤发病机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已取得很大成效,这对该肿瘤治疗措施的开发、预后的改善都具重要作用。最近对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新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等都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对神经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更为明确,为制订防治该肿瘤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琼林雅韵》的编著适应了明代中叶逐渐兴盛的南曲的创作及演唱需要。这部韵书平声不分阴阳,全浊声母依然存在,入声派入三声,其语音上的特点既不同于正宗北曲韵书《中原音韵》,也不同于正宗南曲韵书《洪武正韵》,颇有些不南不北的味道。这是由入明之后处于上升阶段的南曲积极吸收北杂剧的成份,进而演化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南北合腔(套)所决定的。这种新的戏曲形式用韵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入声字的处理上:入声字既可单独押韵,也可与平上去声通押,运用灵活。《琼林雅韵》平声不分阴阳,而又入派三声正是这种南曲用韵的记录和反映,因此它是一部南曲曲韵专书。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 ,作为经济政策的“抑商”由两方面组成 :一方面抑制私人商业的发展 ,一方面保护和发展国营商业。商业并不一定意味着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 ,商业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而自行发展 ,商业甚至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果不一定是资本主义 ,二者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中国古代“抑商”政策对交换环节影响甚小 ,而对分配环节作用较大 ,主要目的是减少私商所获社会剩余劳动 ,扩大国家所得份额 ,即国家从私商那里夺取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后进生转化问题,历来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尽管很难,但只要我们重视他们、热爱他们、尊重他们、注意方式方法,任何后进生都是可以教育和转化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凸显出很多值得深究的问题。比如实践中的“钟摆现象”——人们发现,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只是立足于作家和文本就容易将文本限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而一旦向学生与生活敞开又容易导致偏离文: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定点复位法加扶阳罐治疗颈椎小关节微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患者均采用颈椎定点复位法加扶阳罐治疗。具体分四步。手法定位;松解肌肉;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扶阳罐理筋温熨。5次一疗程。若还有症状,休息二天后,重复一疗程。结果:治愈率89.47%,总有效率99.12%。结论:此法可纠正颈椎紊乱的关节,缓解痉挛的肌肉,解除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颈椎各关节保持相对的稳定。疗效好,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先秦文献所记"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谓殷高宗守丧期间依礼制居茅庐,三年中不主动发表政治主张和意见。"谅阴"指孝子居丧住的茅庐,名称的理据有形制与思想文化两层。形制上密闭奄盖(阴)和通敞(凉),分别仿效故去的亲人殡与葬的居处特点,以己之感受度亲之感受,这是孝子对亲的居处的隐度。隐度是上古广泛存在的思想文化。凶庐初闭阖后启户的形制特点而称"谅阴",是因为深层上"谅阴"本身就具有隐度的意义。"隐度"之"隐"、"温仁"之"温",都取意于己与彼感受相覆合,词源就是"谅阴"之"阴"。"谅"也有两相对称、当值之义。古语词是古代思想文化的化石。"谅阴"深层思想文化内涵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谅"(体谅)和"隐"(隐度),就是以己之情度彼之情。隐度是"温仁"的心理机制,"仁爱"的本质就是隐度其情。这是"天人合一"思想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涵。用历史词汇比较与同语境相关词汇互证的方法证明,从前谐声时代到谐声时代,一批闭口韵字音变读作舌鼻韵(-m>-n,-p>-t/-?),"阴"变为"隐""温"是这种音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增补汇音》声母方面保留了上古音系统的许多特色。阳声韵完整地保留了上古音[-m]、[-n]、[-η]的收尾系统。阴声韵只有“玑”、“葩’,两韵差异较大。入声韵出现了与阳声韵相配的入声和与阴声相配的入声两套。《增补》中出现大量阴入对转现象。《增补》将上古四声分为七音,上古许多入声字,在《增补》中属于上去或下上,这是与上古调类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