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5):F0002-F0002
由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安康学院与汉阴县委、县政府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三沈”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10-12日在安康学院举行。(“三沈”为国学家沈士远,书法家兼诗人、教育家沈尹默,文字学家沈兼士三人合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沈氏三兄弟共同执教于北京大学,时称“三沈”(与二周二马并称))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42人,收到论文31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说“白”     
在甲骨文和小篆里,“白”字都具有象形特征,但字形过于简括,因此对它最初意义的解释纷纭得很。许慎说是鼻子;朱芳莉说像拇指之形;有的文字学家说它像种子的形状;还有的说它像正面人头之形……诸释中“像正面人头之形”一说较受认可。由人头之形使引申出了尊长之义,《甲骨文编》中说:“卜辞用白为伯”,  相似文献   
3.
正周有光(1906.1.13—),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他出生于中国江苏常州,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4种语言。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我对“德”字的解剖引起了同行善意的笑声与思考。我说:“我不是专门研究文字的文字学家,但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使我对‘德’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单从字面上看,这个‘德’宁造得妙。偏旁为‘双人’,右上为‘十四’,叠加在一起乃有众人之意;右下为‘一心’,乃足根本之处——德育工作者理当一心一意、煞费苦心、独具匠心、巧施慧心、以心换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与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第一把金钥匙:"画字成图"巧记汉字汉字有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和形声。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曾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绳结记事的劳动过程中发明了用图画记事的方法,当时的图画就是汉字的雏形,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象形字。由于刀刻的需要,图画演变成了横平竖直、整体呈方块形状的汉字。如:人教版小语第一册识字"日耳目"一课:"口""耳""目""日""月""火"等,  相似文献   
6.
谭霞 《广西教育》2010,(22):18-19
一、课题研究内容 近二十年来,欧美教育专家、文字学家对儿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前书写经验是早期阅读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索幼儿园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幼儿前书写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新发现王献唐题跋三则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献唐(1897—1960),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历史考古学家、金石文字学家、文献学家。其研究涉及历史、考古、金石、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等多个学科领域,均卓有建树。其题跋之书,亦有近千种之多,如《顾黄书寮杂录》、《双行精舍书跋辑存》正续编等,皆考校精严,且妙语天然,堪称学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之佳作,历为学界所重。经其题跋或有其藏书印记的书籍字画等,亦为收藏界人士追捧。笔者于民国时期发行之《华北日报·图书周刊》中,新发现失载于《双行精舍书跋辑存》正续编之王献唐题跋数则,今择其三,按其刊发时间先后绍介如次,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百年宗吾自贡是一座以“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仪在近百年历史进程中便涌现出一大批名震全闰的历史人物:杰出的涛词书画大师赵熙,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革命家、敦育家、历史学家、语音文字学家的吴玉章,曾任孙中山总统秘书的民主主义革命家雷铁崖,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阵亡于遵义城下的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邓萍,红岩英烈代表人物之一的江竹筠等.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古文字?文字学家认为,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以前的文字为古文字,隶书(包括隶书)以后的文字为今文字。但那是文字学上的古今文字之分,且古和今的划分是相对的。在这里,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小学语文教材中凡楷书简化字以前的文字都称为古文字。  相似文献   
10.
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以“部首”来分类解说汉字的字典。在《说文》中,“女”部共收录了238个字,占全书正文总数(9353字)的2.54%,是《说文》540个部首中收字较多的部首之一。现代学者一般都同意,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是离不开它特定的时空与社会环境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