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1.
中伊关系的开端似乎已成定论,即人们常把张骞通西域作为中国和伊朗相互往来的开端。但本文认为中伊关系的开端上限可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下限不会晚于公元前6世纪  相似文献   
2.
斯基泰(Scythia)见于希罗多德《历史》及其他古典作家的著述中;萨迦(Saka)见于公元前6~5世纪古波斯铭文;塞种在公元前2世纪已为汉文明所知,较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斯基泰、萨迦、塞种都是古代诸文明中心对欧亚草原一带游牧民族的称谓。受考古学、语言学等的启发,学者们提出了广义斯基泰、广义塞种的概念。即斯基泰、萨迦、塞种泛指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作为泛指,他们具有相同的内涵:自雅利安人解体分散以来,欧亚草原存在过一个大的可以一体观之的人种群——虽然他们是分裂的。  相似文献   
3.
鸱鹗黥面像是赢秦民族的祖神——颛项的原型,鹿石是秦先人神话人物——飞廉的纪念碑;源于东夷的秦人,在向西部迁徙过程中与斯基泰人联姻,变成骁勇善战的半游牧民族;赢秦民族源于东夷,兴于西戎,盛于中原。  相似文献   
4.
斯基泰人的习俗为例来探讨其社会形态,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古老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尚的野蛮人"是一个现代概念,意指那种未经文明腐坏而天生良善的非文明人群。这种观点古已有之。在西方古希腊罗马作家笔下,斯基泰人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即被塑造为高尚的野蛮人,其王子阿那卡尔西司则因生活淳朴,品德高尚,荣登希腊七贤之列。这种理想化的观点经由埃福罗斯提出,后来在地中海世界得到了诸多希腊罗马作家的回应。他们之所以塑造高尚的野蛮人,其目的则是为了给希腊罗马文明找一个参照物,以此来批判当时所谓的腐朽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6.
古代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社会组织与制度同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在游牧形式、军政合一制、部落议会制、收继婚制、奴隶制等众多方面的“同象”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希罗多德记载,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由亚洲迁来,取代了黑海北岸原有的土著居民——辛梅里安人。因对这段史料解读方式不同,现今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在研究斯基泰文化起源时,提出了亚洲起源论、本土起源论和第三种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蒙古诺颜乌拉墓地毡毯上的格里芬神兽形象为切入点,依托文献资料及考古文物,力图勾勒出数千年间格里芬神兽形象在东西方各民族之间传承、嬗变的历史画卷,借以论证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族之间曾经存在的广泛文化交流与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