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晖 《儿童音乐》2015,(2):56-58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与专业成长的路径也越来越多元化,依靠互联网线上交流的音乐教研活动也日趋活跃。网络教研的显著优势在于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省时、快捷、经济的教研方式。湖南省音乐教研员薛晖老师,一直以来就比较重视通过网络与省内外各地音乐教师探讨教学,并对他们的教学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种网络教研所采取的交流修改方式灵活多样,如以批阅式的方式对老师教案的逐个教学环节提出修改建议;对老师的教学录像视频提出整体性的修改建议;就某节音乐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在线交流;或是聆听老师现场上课后,通过网络给老师的教学提一些建议,供老师教学时参考,等等。这些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指导的方式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同与欢迎,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刊将陆续刊发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修改指导案例,希望对广大音乐教师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正>我从事音乐教育已多年,但近来我深刻地感觉到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配合度越来越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我了解到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课本上的许多歌曲缺乏时代气息,难听、难学、难唱。相反,他们更喜欢旋律悦耳、情绪欢快、音域明朗的歌曲,喜欢那些贴近他们生活的音乐元素,诸如影视歌曲等他们熟悉的音乐。  相似文献   
3.
谢东宝 《职大学报》2012,(6):53-54,63
月光光》是一首经典粤语儿歌,极具地方特色,意境深远,承载着无数广东人的童年回忆,在粤语地区广为传唱,且历久弥新。其词曲亲民,韵律清晰,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歌词语言平实、简朴,描绘了岭南水乡夜色及乡水农民的辛勤劳作场景;曲调旋律平和、悠扬,蕴含着博大纯真的亲情,寄托着古时农民企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和里奇蒙德伯爵将进行一场战斗,来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查理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马夫找到铁匠给马钉马掌。钉了三个掌后,铁匠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马夫就叫铁匠凑合一下。就因为一只马掌少了一颗钉子,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的孩童时期都有自己喜欢的活动。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要算足跟着姐姐们跳皮筋了。跳皮筋分双筋和单筋。就像是乐器中有二胡和单弦一样。双筋须是三个人一起,其中两个把皮筋挂在腿上,一个人跳着,花样也更多,可以一级一级往上升,直升到脖子上为顶级,有点像现在孩子玩电子游戏一样;而单筋则可以一个人自娱自乐,把皮筋的两头绑在  相似文献   
6.
月光光     
冠玉 《山东教育》2005,(15):56-56
一只肚子圆圆的蟋蟀,就要做妈妈了,她想给自己的宝宝做一床舒舒服服的棉被。  相似文献   
7.
审美知觉是一种有别于日常知觉的特殊知觉形式,这种知觉组织的目的不是要建构一个认知结构,而是要建构一个审美结构,通过对外部输入的同化与整合,以达成对审美客体的建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活动。音乐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审美结构的形成,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所以,建构具有层次性的体验活动,对促进学生音乐知觉的获得和发展,以此内化成学生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玲 《儿童音乐》2014,(5):62-67
正连年战乱的结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为新中国儿童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电影艺术在选材上同建国前相比,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中国儿童电影歌曲在建国后十七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发展出一次高潮,同建国前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跃。建国前的中国儿童电影歌曲以表现孤儿的凄惨生活为主要内容,无论是聂耳创作的《牧羊女》,还是任光创作的《月光光歌》及冼星海创作的《小孤女》,都用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月亮月光光》师:让我们来聆听歌曲的第一乐段,想一想在夏天美好的月夜,你可能还会听到哪些声音?(聆听歌曲第一乐段。)生:风吹动树叶的声音。生:田野里有青蛙的叫声。……师:(板书风声、蛙声等)找一找,凳子下面有什么?(长方形的白纸)你想用它表现夜晚的什么声音呢?  相似文献   
10.
资料卡片     
正资料一:牧歌古韵当我把深埋在草丛里的头抬起来,凝望着蓝空,聆听着云层间和草梢上掠过的那低哑歌句,在静谧中寻找那看不见的灵性时,我渐渐感到,那些过于激昂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缝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些依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我出神地凝望着那歌声逝入的长天,一个鸣叫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