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子节文》一书是朱元璋命人删节《孟子》而成,以其所删内容,对照分析朱元璋在维护皇权、君臣关系等方面的言行,说明朱元璋的专制思想与孟子的“君轻”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孟子节文》一书的出现是明初君主专制加强的反映,也是朱元璋个人专制思想特点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元末明初,由于特殊的际遇,以宋濂、王袆为代表的婺州文人,其命运紧紧地与朱元璋连在了一起。他们在明开国前后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从而表明了明初以来文学走向的必然性。然而,他们的结局也相当悲惨,两百多年来师教乡习、濡染成风,前后相继,文脉可寻的婺州学派经过朱明王朝的打击,从此走向衰弱。所以,考察婺州文人与朱元璋的关系,对于研究明初政治、文学以及地域文学的盛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寅  唐小艳 《湖南档案》2002,(11):41-42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国号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但其中建帝和嘉靖帝在两次宫廷政变中,均以失败告终,故明代不予承认,历代帝王像中没有他俩的画像。  相似文献   
4.
吴晗所著《朱元璋传》共4个版本。其中1944年的版本有两个,重庆胜利出版社版书名《明太祖》,在创出版社版书名《由僧钵到皇权》。1949年和1965年分别有一个版本。此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版《朱元璋传》,系依据1949年的版本。本文为该书序言,有删节。  相似文献   
5.
某家知名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一本历史题材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洪武帝驾崩,子朱允(火文)即位,为惠帝。朱元璋的弟弟朱棣发动政变,带兵打进南京篡了侄儿的帝位,史称‘靖难之役’。”短短的两句话中竟存在两处重大错误:朱允是朱元璋的孙子而非儿子,朱棣系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6.
自洪武四年(1371)开科取士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于是便“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才举行了停罢后的首次会试,取中进士472名。但由于本科榜眼练子宁及进士黄子澄等在靖难之役中坚决站在建文帝一方,所以当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不但将练子宁、黄子澄等削籍置法,而且还下令毁坏了本科进士题名碑,从而造成《进士题名碑录》中许多进士缺名。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时,  相似文献   
7.
庾晋 《档案天地》2006,(6):10-12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然而在其中晚年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这是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高贵.而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  相似文献   
8.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为他画像的画工有不少,流传至今有两种版本的画像。一个是额头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脸庞就好像个大饭勺,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睛鼓鼓的,射出冷酷的凶光。因为画工画得太像,结果触怒了龙颜,反而掉了脑袋。以后被荐来画像的画工悟出了道理,在描摹时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朱元璋,但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得威严沉稳。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摹写了许多本子,分赠给诸王和公主,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9.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府(今南京)后,采纳了儒生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动用百万余民工,历时28年,在南京矗立起一座举世无双的城池。有人形容这是“人穷其谋,地穷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城池向世界展示了金陵真正成为一国之都时的气魄,共有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垣。京城城墙就是今天人们俗称的南京城墙,依山傍水、蜿蜒盘亘于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间,全长33.676公里,有13座城门、两座水关。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4,(35)
正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倚重的谋臣,他足智多谋,为人厚道。有一天,他听说皇上新建的宫殿快要完工,就前去观看。谁知刚跨进宫殿,就见迎面匆匆走来一人,到他面前,双膝跪下,大呼:"刘大人救命!"弄得刘伯温莫名其妙。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工匠,只因新建宫殿的一根大梁上的浮花雕得不怎么好,正在加工,不料朱元璋独来游殿,他看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