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唐后主李煜,晚唐五代最伟大的词作家。他工书,善画,妙解音律,诗、词、文章都很擅长,是一个全能的艺术家。他后期的词。纯真率直,自抒真情,直用赋体白描,不雕琢,不用典,形象鲜明,意境扩大,警句叠出,流传千古。他是一位开一代词风的人物,对宋代的词家欧阳修、晏殊、柳永、苏轼、秦现、李清照、辛弃疾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缠绵婉转,柔漫清丽,旋律优美,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李后主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因丧国而招致的责骂和申讨,还有他的不朽词章和绵绵情怀。如何做好初高中学习李煜词的衔接,做好初高中李煜词学习的区分这一问题最是令人困惑。在探究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把握好对李煜其人经历以及认识的深浅是非常关键的,而对他的  相似文献   
3.
<正>南唐后主李煜,961年即位,当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局势岌岌可危。面对当时的局势,身居皇位的李煜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励精图治,既没有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也没有秣马厉兵,发展军事,而是用大量的金银贡物来讨取宋太祖的欢心,以图幸存;同时又尽情享乐,在深宫中征歌逐舞。在这样奢靡绮丽的生活中,他当了十五年皇帝后,宋终于举兵,毫不费力就攻下首都金陵(今南京),李煜便沦为亡国之君。据传:破城之日,李煜正在静居寺听经,仓皇中肉  相似文献   
4.
李煜善于运用"春水"、"春草"等意象比况家国之愁,离别之恨,感人至深。北宋词坛的一些大家如欧阳修、柳永、秦观等人曾沿用其以"水"、"草"等物象喻愁绪,在继承的基础上别有新创,并各具意境。李煜对北宋词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具体词句的创作上,还体现在对词的意境的营造方面,以真情写真景,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文注释为选自詹安泰《李璨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笔者手头上正好有这本书,翻开一比照,却发现课文与詹安泰校注本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两者并不是同一版本。课文《虞美人》:  相似文献   
6.
张翠 《科教文汇》2011,(17):68-69
人们对李煜词思想内容的评价,在"人民性"、"爱国主义"等方面的争论相当激烈。有人甚至认为李煜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昏君,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的。本文从李煜的身世出发,结合他的词作,反映其个性情感。李煜用生命和血泪谱写的这些华美辞章使他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风韵万千,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7.
宋洁鑫 《教学随笔》2014,(8):20155-20156
李煜被称为"词中之帝",他的词流传千古,在今天仍然感染着我们。同时,作为五代时南唐的君主,特殊的成长环境和自身经历,给了李煜不同于其他文人的视角。在他的笔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子形象,这些女子身份地位,品格性情都不尽相同,但她们在李煜的描绘下都充满了美的韵致。因此本文就将对李煜笔下所描绘的女子进行系统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隐喻理论产生以来,就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本文将从隐喻理论之实体隐喻的角度对李煜词中的关于"梦"的意象进行分析,并从这一角度对李煜词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9.
李煜,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思国之情,开创了词亦可抒情的先河,奠定了一代悲剧词帝的地位,史称愁宗。前期词作,题材较窄,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在他的论词名著《人间词话》中,对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词人作了评说。在以“意境”论词、简短而精到的词条下,王国维尤其对李煜词作了富于个性与感情的独到评价、欣赏。本文结合王国维的词论,对李煜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相关内容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