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书家李邕以行书名于世,他不拘于成规,善于食古而化、变通前人之法。这种“变”体现在从点画用笔、结字取势到章法布局等各个方面,从而确立了其独树一帜的行书风格。尽管不断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李邕及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得到了与“书圣”王羲之相提并论的殊荣。  相似文献   
2.
李白《上李邕》诗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关于此诗创作的时间和地点众说纷纭,且对两李关系持冷遇说的不乏其人。我在研究李邕的过程中,通过对李邕性格的分析及参考相关史料,认为《上李邕》中体现的两李关系可以另立新说。  相似文献   
3.
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的《古诗四言》墨迹,不仅是书法方面的“间世至宝”,而且作为唐人的汉魏晋名家四言诗写本,在古诗的校对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李氏墨迹与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严可均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收的相关作品对校,尤其是对历来聚讼纷纭的陶渊明《停云》李氏写本的校对价值做了重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李北海集》版本的形成、流传、转变的历史过程,陈述并分析了现存三大版本系统的具体情况和内容,对《李北海集》的版本及其源流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文里,“见”与“闻”有时是不大分得清的.李白《上李邕》:“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一作闻)余大言皆冷笑.”殊调或者可以见之,大言则如何能见?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相似文献   
6.
碑志文成就最大的要数汉唐二邕(蔡邕、李邕)与庾信。蔡邕是碑志文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的代表人物,庾信是第二个高潮期的代表人物,李邕是第三个高潮期的代表人物。庾信的碑志文,主体是用骈俪文构成。无论体制,还是内容,都是一次变革和飞跃。三人的碑志文,对韩愈的碑志文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使韩愈成为碑志文发展的第四个高潮期的代表人物。韩愈对前人碑志文创作成就的扬弃,“兼收并蓄”,既有袭旧,更有创新。突破文体的规范,给碑志文赋予了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韩愈的碑志文也有不尽人意之处,给后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语言形式上,表现出奇崛险怪;在内容实质上,表现出谄谀不实。这是韩愈表现在创作实践中对于前人碑志文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质两个方面的不当扬弃。  相似文献   
7.
读书破万卷     
小时候听老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直觉得这个句子很好。后来知道这个诗句出自杜甫的一首长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的开头几句是这样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健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其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向来被很  相似文献   
8.
麓山三绝碑     
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著名书法家李邕应潭州(长沙之古称)司马窦彦澄之请,撰写并刻了麓山寺碑。碑末纪年后有“江夏黄仙鹤刻”六字,据《岳麓志》载“仙鹤即邕托名也”。因此碑集文、书、刻三美。世人又称三绝碑。李邕官至北海大守,人称李北海,故此碑亦称北海碑。  相似文献   
9.
谀墓杂说     
陈正贤 《寻根》2014,(6):104-109
清人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录了这样一则传闻:李玉典言,有旧家子夜行深山中,迷不得路。望一岩洞聊投憩息,则前辈某公在焉。惧不敢进,然某公招邀甚切,度无他害,姑前拜谒,寒温劳苦如平生。略问家事,共相悲慨,因问公佳城在某所,何独游至此?  相似文献   
10.
普武正 《收藏》2006,(6):91-91
20世纪70年代末,济南市考古工作者在泰山北麓著名佛教寺院长清灵岩寺进行文物普查时,从寺内鲁班洞内发现已断为两块的唐代李邕(yong)撰文并书写的《灵岩寺颂并序》碑。80年代后,灵岩寺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现证实,被后人称作鲁班洞的地下洞穴,实为掩埋地下的早期进山入寺的山门,洞内有自唐至明代石刻题记十余处。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李邕在唐天宝元年(742年)撰文并书写的《灵岩寺颂并序》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