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15997篇
科学研究   1587篇
各国文化   78篇
体育   769篇
综合类   843篇
文化理论   111篇
信息传播   150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809篇
  2014年   1601篇
  2013年   1164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1569篇
  2010年   1458篇
  2009年   1422篇
  2008年   1656篇
  2007年   1347篇
  2006年   967篇
  2005年   850篇
  2004年   837篇
  2003年   720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易以学教学观,以内外因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在论述自主学习、他主学习、动机转化、合力学习等机理的同时,建议采取限教让学、合力学习、时空拓展、引学方式等策略,注重教与学的平衡与融合,从而把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王磊 《围棋天地》2020,(9):63-73
本因坊战创立于1941年,至今已经举办了75届,是日本历史上最悠久的头衔战赛事。本因坊战的冠军奖金3000万日元(约合194万人民币),虽不是日本七大头衔战中的最高,却在日本棋手心中有着特殊地位,因为它象征着一种传承,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从落后的生产力时代带入先进的科技工业时代。人类中心主义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多个思想形态,出现了多个流派。它从神学走进科学,走进哲学、认识论和伦理论,形成传统哲学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其中在传统哲学人类中心主义一派中涌现修正、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派别。本文将根据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概述人类中心主义在各时期的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正义是普世的价值尺度与公共话语,是物品分配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新时代分配正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西方分配正义的理论反思为起点,以马克思分配正义为实践基础,是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正义论视角,准确把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原则与目标,分析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供给体制失衡、政策供给乏力、地域差异配置等非正义的现实困境。通过坚持人民本位的配置理念、夯实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构建公平正义的配置市场、建立健全监督与保障机制等路径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实现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小数,但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生疏,即便在学习了相关内容后,有些学生也无法透彻理解。通过分析学生在小数练习中的错误原因,给出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建议。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是基于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以及各阶层体育需求和参与特征存在的差异而采取的差异性治理方式,分层治理有"因层制宜"的意蕴,有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供非所需"的困境。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的思路包括明确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主体责任、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方式、构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治理协商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