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06篇
科学研究   10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辛喜 《西藏体育》2005,(2):46-46
一支登山队,一所小学,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个体,以珠峰为媒竟演绎出了一段感人的友情故事。常年在珠峰活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使得西藏登山队同当地的藏族同胞建立起了深厚  相似文献   
3.
知识援助--图书馆体现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会弱势群体的产生并不完全是当事人个人的原因,更多的是社会因素使然。解决社会造成的问题,需要社会的力量,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和关心,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服务系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源优势,为那些需要援助的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进修、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知识援助。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8,(11):2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5月26日说,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要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实施,将杜绝对同一个学生进行多次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避免对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  相似文献   
5.
数字     
《全国新书目》2008,(11):3-3
80万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0万册《我们一起度过——献给地震灾后的孩子们》心理援助读本从成都出发,被陆续免费送往四川以及重庆、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的学生手中。17.4万元作者刘和平委托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于2008年4月在该社出版的《大明王朝1566》稿费17.4万元,一次全部捐给四川灾区。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是国家或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正是这种制度安排意义的体现.但在社会经济体制变迁的过程中,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影响.图书馆精神衰微,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很可能成了一句无法兑现的"美丽的诺言".对此.图书馆应从制度建设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以保障知识援助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实效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中的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受到冷遇,知识援助社会影响力有限。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弱势群体图书馆服务与其需求存在差异;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排斥性问题;图书馆服务的有限性成为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障碍;弱势群体自身对图书馆的认知有限。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必须大开免费之门,加强与政府的公共关系,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做好群体需求调研,通过延伸服务让尽可能多的群体成员成为知识援助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的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受到冷遇,知识援助社会影响力有限。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弱势群体图书馆服务与其需求存在差异;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排斥性问题;图书馆服务的有限性成为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障碍;弱势群体自身对图书馆的认知有限。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必须大开免费之门,加强与政府的公共关系,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做好群体需求调研,通过延伸服务让尽可能多的群体成员成为知识援助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帮助西部地区加强图书馆事业建设,改变基层公共图书馆缺书少书的现状,“国家图书馆西部援助计划”目前在四川成都启动。四川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大英县、仪陇县、珙县、安县、绵竹县等市(县)的18家图书馆在启动仪式上获得了国图的赠书。  相似文献   
10.
法治新闻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不是为了纯粹的报道而报道,它既传递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承载强烈的社会责任。同样,新闻媒体刊载的法治新闻在这方面不应消极无为,而应积极有为。概括起来,法治新闻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