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613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类型问题是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考察和比较,阐明各种诉讼模式的特点和区别,分析不同诉讼模式的优劣,确定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别,借鉴优秀的诉讼模式的先进之处,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模式,以指导和推进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3.
病历档案的证据法属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历档案是对患者进行的医疗活动的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它是以诊断、治疗疾病为目的 ,对就诊人的健康状况、检查情况、患病情况、诊断方法、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发生、发展、转移的分析、治疗方法、治疗护理过程和治疗效果等全部医疗活动的全面而真实的记录 ,它是经医务人员、医疗信息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真实性的医疗档案和医学文书。因此 ,病历资料档案是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依据 ;是医学科学的教学与科研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医学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特别是一旦产生医疗…  相似文献   
4.
重复鉴定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个十分消极的现象.其最大的弊端是削弱了法的公正价值.对某一专门性问题的多次鉴定并不能确保鉴定结论的公正性.保持鉴定人及鉴定机构中立地位的相关支撑条件过于宽松是重复鉴定产生的主要根源.欲确保鉴定结论的公正性,消解重复鉴定,需从理念到具体制度设计系统地深化我国民诉证据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娱乐化是新闻媒体的主动选择,正因为如此,就可以放弃:放弃在直播中配放的音响效果,放弃奇异的背景设置,少用点突兀的蒙太奇手法,牺牲一点广告,不要让法官和当事人的脸变形--这对媒体不会有大的损失,却能赢得法官的配合与许可.如果得不到法官的配合与允许,记者就不能充分报道庭审过程,从辛普森案民事诉讼到杰克逊案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闻民事侵权借鉴惩罚性赔偿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大陆法系和前苏联民法影响,我国的传统观点主张损害赔偿的补偿性原则,强调赔偿金的数额与实际损失相当,赔偿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范围,以免受害人获得不当利益,防止人们追求超过实际损失的高额赔偿。但是,1987年实行的《民法通则》中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表明民法的惩罚功能开始受到重视,虽然精神  相似文献   
7.
财产开示制度作为保障性执行措施的一种,对于化解"执行难"、提高对物执行效率增效明显。财产开示制度在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运行中都颇有成效。反观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在具体程序设置、制裁机制、配套措施方面缺失完善规定,导致实践中适用效果不佳。对此,应当通过健全财产报告制度的程序规定、强化对拒不报告和虚假报告的制裁、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配套措施等方式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理法结合的传统法律意识形态和宗法伦理关系指导下,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一般都认为诉讼是一种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而通过各种途径对诉讼予以平息。特别是在古代民事诉讼中,通过对礼教的推崇和对礼让止讼的赞许,以及采取拖延、拒绝、感化和设置"教唆词讼"罪的方式来维护息诉制度。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尤其是刑事诉讼法学界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的讨论此起彼伏。不可否认,实践中检察机关在行使权力时确实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未考虑这些争论璁问题,只是试图以民事诉讼为背景从基本理论上论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必要性,阐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14 民事诉讼中的诉1)诉,是民事主体向法院提出司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的。2 )诉有三个特征(  )。 A 诉是民事主体获得司法保护的一种请求 B 诉是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手段和法律制度 C 诉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前提和起点 D 诉是民事主体请求法院司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3)程序意义上的诉,是指民事主体向法院提出的请求。实体意义上的诉,指的是原告通过法院向被告提出的的要求。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程序意义上的诉是诉的形式 B 程序意义上的诉是诉的手段 C 实体意义上的诉是诉的目的 D 实体意义上的诉是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